第六百零七章 保留直腸和肛門(第2/3頁)

“腸子裏面全部都是腫瘤,怎麽會這樣?”

“腫瘤已經布滿直腸結腸了,除了將整段腸子切除,這還有其他什麽辦法?”

“側向發育型腫瘤還想內鏡手術,這也太難為陳院長了。”

大家都七嘴八舌議論起來,中心思想只有一個,要麽不治,要治手術是唯一的辦法,這個觀點顯然得到了所有內外科醫生的贊同。

診療室裏面,大家以為陳棋只是純粹在做一台腸鏡檢查。

其實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陳棋已經悄悄拿出一台超聲內鏡,開始做起了進一步的檢查。

超聲內鏡,是將內鏡和超聲相結合的消化道檢查技術。

檢查的時候,先將微型高頻超聲探頭安置在內鏡頂端,當內鏡插入體腔後,在內鏡直接觀察消化道黏膜病變。

同時還可以利用內鏡下的超聲行實時掃描,獲得胃腸道的層次結構的組織學特征及周圍鄰近臟器的超聲圖像。

這玩意兒可是妥妥的來自後世的黑科技,陳棋也是欺侮這時候的人還不認識超聲內鏡,所以大膽放心拿出來使用了,不知道的以為就是普通結腸鏡。

沒辦法呀,陳棋要治療亓泉林的疾病,他必須要做到心裏有底。

首先就要判斷側向發育性腫瘤是否已經惡變?如果已經惡變,那麽浸潤範圍有多少?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後續手術就要根據這個來。

也只有超聲內鏡這種後世的黑科技才能做到,1989年,其他儀器根本就沒用。

比如大腸壁在超聲內鏡下分5層,其中第三層高回聲是粘膜基層明顯標志。

如果已經惡變,範圍在第一、第二層,說明是局限於粘膜層,這時候內鏡手術就可以做。

一旦癌細胞已經突破第三層,說明有粘膜下層的侵犯,那麽內鏡就沒意義了,只能采取手術全切。

(所以呀,要發展科技,科技推動人類進步,房地產只是肥了極少數人。)

老郭同志看陳棋檢查了半天,拿著“腸鏡”反反復復的照來照去,忍不住問了出來:

“陳棋,情況怎麽樣?都這樣了,還適合內鏡手術?”

老郭做了一輩子醫生,思維已經固定化了,看到顯示屏裏腸內這麽多腫瘤,他心裏早就下了判斷:只有傳統手術一個辦法。

陳棋一邊繼續超聲檢查,一邊回答道:

“已經發生了早期癌變。”

這話音一落,診療床上的亓泉林閉上了眼睛。

診療室內和多媒體教室裏,不少人都發出了一陣陣驚呼,尤其是西京醫院的醫生們,他們總希望自己的這位老鄉兼同行能有一個好結果。

癌變,是醫生和病人都不願意坦然面對的玩意兒。

朱火炎也是外科醫生,他同樣偏向於傳統手術,於是不解地問道:

“陳棋,你都還沒有做病理切片,怎麽就能確定已經癌變了?”

陳棋心想我總不能告訴你們自己已經用黑科技做了全面的掃描,連癌細胞浸潤了幾層都知道了。

“朱老師,你們看,活檢鉗咬提,粘膜下注射後有擡舉征,內鏡下空氣變形試驗,在吸氣時病變有變形擡高征象,這些都已經表面發生了癌變,不過還好,癌變是早期的,一會兒我們活檢確診一下。”

其實陳棋是胡扯了一番,其他人聽了也是似懂非懂,也就沒有追問。

這時候病床上的亓泉林忍不住問了一個所有人都關心的問題:

“陳院長,根據你的判斷,我這樣的病情能不能內鏡治療?”

大家的眼光都唰唰唰看向了陳棋,反正無論是內科醫生還是外科醫生,所有人心裏都認為亓泉林的病情只適合手術切除了。

大家就想看看這位陳院長有沒有石破天驚的不同意見?

陳棋顯然看得出大家的心思,於是微微一笑,挺了挺胸部,又是非常裝逼地回答道:

“亓主任,你抱了極大的勇氣,最後的希望跑到越中來找我,怎麽可能讓你失望呢?這台手術,可以內鏡治療,你的直接和肛門可以保住。”

亓泉林一下子眼睛睜得圓圓的:“此話當真?”

診療室內外又是一陣驚呼:“就這樣了還能手術?”

要不是陳棋是院長,否則不少人肯定要出言不遜了,覺得陳棋這是吹牛吹到大西北了。

童教授也忍不住質疑道:

“小陳,這可不有開玩笑,這玩笑要是傳出去,你會在全國衛生系統內鬧大笑話的。”

老郭也有點急:“是呀陳棋,我剛剛粗步看了一下,這大大小小的腫瘤起碼在80顆以上,不同分型的腫瘤都有,你內鏡手術怎麽做?”

陳棋輕咳了幾聲,有點發愁地說道:

“做是肯定能做,就是這台手術會非常復雜,沒有10多個小時根本就拿不下來,搞不好15個小時都不止,對主刀醫生的體力,對麻醉技術都是一個重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