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兩國醫生有分歧

易則文繼續做體格檢查,手按到腹部的時候,果然是右下腹壓痛有明顯壓痛。

這裏就是麥氏點,也就是闌尾壓痛點,下面藏著的一般都是闌尾,這裏壓痛明顯,多數意味著下面的闌尾在發炎,甚至侵犯了局部的腹壁。

出於責任心,易則文還拿出聽診器,聽了一下腸鳴音。

腸鳴音稍微活躍了一點,沒有明顯亢進的腸鳴音。如果腸鳴音聽起來很活躍甚至亢進了,那意味著可能有腸梗阻。

所以腸梗阻也可以排除了。

易則文想到這裏就松了口氣,畢竟大半夜碰到腸梗阻病人就要動大手術,這一晚上就沒好覺睡了。

本來易則文想叫B超醫生來做個檢查,可一想人家B超醫生個女大夫,忙了一天了也累了,就想照顧照顧她,決定自己做幾個臨床檢查算了。

有一個試驗是可以輔助診斷闌尾炎的,叫做結腸充氣試驗。

就是讓患者仰臥位,用你的右手壓迫住患者左下腹,再用左手擠壓近側結腸,結腸內的氣體可傳至盲腸和闌尾。

如果闌尾有炎症,這時候右下腹疼痛會加劇。

易則文一頓操作猛如虎,動作利索流暢,前後不到10秒鐘時間。

就在醫生左手擠壓阿德姆結腸的時候,阿德姆忍不住喊了出來,“痛痛痛~~~~”

易則文瞧見結腸充氣試驗是陽性的,心裏基本可以肯定是闌尾發炎發作了。

阿德姆還是有點醫學知識的,忍著痛問道:“醫生,我是闌尾炎麽?”

易則文一邊摘手套,一邊回道:

“大概率是,但還是要做檢查來評估。比如排除腸梗阻、腎結石、膽囊結石等等可能,疾病都是千變萬化的,沒有檢查就沒有證據,沒有證據就談不上治療。”

“醫生,我忘了給你講了,我以前有過疝氣的情況,沒做過手術的,你看會不會是這個問題?”

阿德姆突然想起了什麽,加了一句。

“我靠,這是個重磅信號啊。”

易則文忍不住驚呼,心想搞不好患者腹痛不是闌尾炎,而是疝氣啊。

畢竟是初來乍道,組織上天天講給國際友人看病要小心再小心,否則容易負外交責任,容易引起兩國糾紛什麽的,所以易則文膽子小得很。

他就怕萬一真搞個誤診就完蛋了,於是準備仔細問問清楚。

“先生,你以前得的是斜疝還是直疝?”

“我也不知道,好像是斜疝,我記得聽醫生說過。2年前我這裏腫了個包。”阿德姆指著自己右側腹股溝。

“嚴重的時候陰饢都腫的厲害,後來可以自己變小,本來醫生讓手術的,後來情況改善了就沒做手術。這兩年來來沒有再腫起來。”

大家可能不了解什麽叫疝氣,解釋一下。

我們體內臟器或者組織,離開了正常解剖位置,而通過一些先天或者後天形成的薄弱點、缺損或者空隙進入到另一部位,就稱之為疝。

老百姓習慣稱之為“疝氣”或“小腸氣”。

在我們腹股溝這裏,原本就有一個潛在的間隙,因為精嗦從這裏穿出進入陰饢,如果腹腔裏面的腸道、組織也擠入這個間隙,跑到體表來,甚至掉入陰饢,這就是腹股溝斜疝。

腹股溝斜疝的臨床表現主要是腹股溝這裏有一個突出的腫塊(裏面可能是腸道或其他組織),還會有一點脹痛,此外可能並沒有別的不舒服了。

如果腫塊能夠自動縮回腹腔,不造成嵌頓,那一般不會引起大問題。

但如果腫塊被卡住了,動不了了,或者越來越大,那就可能造成壓迫缺血,時間長了疼痛會加重,乃至缺血壞死,那就麻煩了。

海東省的普通老百姓喜歡叫這病“大卵泡”,說明發病率還是挺高的。

臨床上碰到腹股溝斜疝沒什麽好說的,逮住一個就手術,直接把薄弱的地方修補好,堵住出口,自然就不會再犯病了。

易則文滿頭大汗地再次仔細檢查了患者右側腹股溝區,發現除了右下腹麥氏點壓痛以外,周圍沒看到有腫起來的包塊,陰饢也是好好地,沒有腫起來的跡象。

“不像是腹股溝斜疝發作引起的腹痛。”易則文自言自語道。

於是語氣肯定地對黑大嬸說道:“我覺得還是急性闌尾炎可能性最高,咱們最好馬上進行手術治療。”

一般來說,確診闌尾炎,除非有禁忌症,都可以考慮手術。即便你暫時不手術,闌尾炎以後也還是難免會手術的。

急性闌尾炎是逮住一個就手術,幹掉闌尾,永絕後患。

“好的好的,一切都聽大夫您的!”

家屬的態度很配合,反正一個闌尾炎也算不上什麽大病,阿德姆和夫人也雙雙松了口氣。

陳棋這時候剛打完牌,因為不放心易則文一個人面對“國際友人”,所以準備親自來瞧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