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大周雖將“三公九卿”改為“三省六部”,但並沒有廢止流傳數百年的“印綬制度”。

如今聖旨雖發,可印綬未封仍不算徹底更改官制。

今日這場大宴的重頭戲,便在重授印信。

歷史記載,蘭池殿是羽陽宮內最大的別殿。

它由前、後兩殿,與廊橋另一頭如雙翼般飛出的東西二樓組成,進深四間,後世考古工作者據遺留台基推測,這座大殿的面積應該在三千平方米左右。

江玉珣過去對蘭池殿的大小並沒有太過清晰的概念。

如今身處其中,親眼見到大周文武百官與此次科考的前百名考生齊坐殿上,大殿竟仍顯空曠後,他總算是明白了什麽叫作“規制宏偉”。

博山爐的煙霧漫過全殿。

群臣伴隨著陣陣鼓樂朝天子行禮,並再次聽宣。

走完這套流程以後,今日的重頭戲終於來了。

侍從緩緩敲響懸在羽陽宮外的巨大銅鐘。

身著玄色禮服的江玉珣緩步離席,踏著自巧羅國來的地毯朝殿上走去。

慣常半披半束在腦後的黑發,今日全部綰在腦後。

配著這身玄衣,江玉珣往日溫如暖玉的氣質都多了幾分淩厲。

凡是路過的地方,朝臣均將艷羨甚至於敬畏的目光落在了江玉珣的身上。

殊不知此刻他正借著寬大衣袖的遮掩緊攥手指,來掩蓋自己的緊張……

發現兩人衣服上的玄虛後,江玉珣便猜到應長川還會搞事。

但是他怎麽也沒有料到應長川竟然會搞這一出……

授印雖然花不了多長時間,但怎麽也架不住人多。

從今往後,身為“尚書令”的江玉珣便是大周位級最高的官員。

由他來代百官完成此項儀式簡直是一件再合理不過的事。

此刻大殿的地毯兩旁坐滿了朝臣,正在他們注視下緩步向殿前的江玉珣,怎麽看怎麽覺得這一幕很眼熟。

——這和現代婚禮儀式究竟有什麽區別啊!

應長川雖然不像江玉珣一樣是穿越而來,但是他竟然誤打誤撞地捕捉到了現代儀式的精髓。

身著玄衣的江大人表面上與平常沒什麽兩樣。

實際上等他伴隨鼓樂獨自一人踏著地毯走到殿前時,耳根已經泛起了淺紅……

鼓樂聲歇,江玉珣總算是緩步停在了殿前。

他強壓下心中古怪的感受,擡起手鄭重地向應長川行禮:“臣江玉珣,參見陛下——”

原本獨坐五重席上的天子,在眾人的注視之下緩緩站了起來。

他垂眸看向江玉珣,並笑著輕聲道:“愛卿免禮。”

說話間還擡起手扶住了江玉珣的腕,動作不可不謂之親密。

博山爐的煙霧漫至江玉珣身旁。

天子則在此刻從一旁的金盤上取來印綬放於手中。

看清他手上東西的那一刻,周圍幾名重臣莫不倒吸口涼氣並下意識交換了一個眼神。

如果禮服還能說是意外,那麽應長川手中的印綬,則是徹徹底底的逾制了!

過往大周官位最高的“三公”,配的不過是“金印紫綬”罷了。

可是如今天子手中那分明是消失多年的“金璽盩綬”。

“印”與“璽”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概念。

……若群臣沒有記錯的話,像這樣的金璽盩綬可是前朝皇帝賜給諸侯王的!

別說是圍觀的大臣了,就連江玉珣都被對方手中的東西嚇了一跳。

……應長川昨晚壓根沒有告訴自己他要這樣做啊!

金絲綠線編成的綬帶在燈火下散發著微光。

小小的金璽上刻著繁復的忍冬紋……

看清金璽上圖案的那一刻,剛才還在震驚的江玉珣心跳忽然一空。

竟然是忍冬紋……

金璽盩綬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只有自己和應長川知道刻在這象征著至高權力的印信上的忍冬紋象征著什麽。

那是藏在皇權之下的,獨屬於他們的秘密。

江玉珣垂在身側的手指輕輕地顫了一下。

桌案另一邊,天子緩緩俯身將這枚綬印系在了江玉珣的腰間。

他的動作格外認真,十二冕旒隨之輕輕搖晃,生出只有江玉珣和應長川兩人能夠聽清的細響。

大殿上巨大的樹形銅燈照亮了他們的面容。

暖黃的燭光下,這一幕似工筆畫卷印在了眾人的心間。

……

坐在天子右手邊並親眼見證這一幕的莊嶽眸中突然多了幾分了然。

——本是治粟內史,且又曾隨天子四處征戰的他若是想的話,也可以成為三省之長。

但是年歲漸高,且打仗時受過不少重傷的他最終還是選擇在此時休致,未來在昭都家中依照喜好編纂書籍。

今日之後莊嶽便不必再來羽陽宮了。

想到這裏,那雙稍顯混沌的深棕色眼瞳中不由多了幾分復雜的情緒。

尚且年輕的江玉珣或許不懂天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