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春日來臨之前, 玉郡城外屬於大盛的良田早就已經被百姓們瓜分的一幹二凈,就連越人沒有來得及開辟復原的良田,也有不少百姓紛紛回來耕種。

“你, 你是老李頭的三郎?”

正所謂冬耕冬種,領了田地的百姓這些時日一刻不落的開始伺候起了土地,將開辟好的土地在仔仔細細的深耕一遍,若是有些本事大的,還能弄來些人畜糞便來肥一肥田。

只不過,陸陸續續有人發現還有一些熟悉的面孔。

李三郎聽到熟稔的呼喚後,也不由微微一愣, 隨後這才故作輕松的點了點頭:

“叔, 是我!”

“你這是回來了?”

“是啊, 回來了, 我的根在這兒!”

“回來了好,回來了好哇!聽說你前頭不是準備去錦州開荒?”

“是有這回事兒, 可是這不是咱們把越寇都趕走了嗎?還得是自己的土地好!”

李三郎說完, 渾身幹勁兒的耕耘起來,他是最後得到消息的, 是以只來得及擠上最後一批觀行名額。

可縱使如此, 在看到那一幕時, 骨子裏的一股沖動,還是促使著他,回到這裏!

就像那位徐公所言, 種越人耕過的地, 養打越人的人!

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平頭老百姓, 可也希望有朝一日,他種出來的糧食, 能充將士之饑,化為劍鋒利刃,大破越國!

越來越多的百姓在親眼看到了越國的龜縮與己國的威風之後,都紛紛加入了耕種的隊伍之中。

凜冽的寒風吹不散百姓心中的翻湧的熱血,原本稀稀落落的邊境之上,一塊塊整齊的耕地越來越多,越來越多。

武安侯站在城墻之上,看著這塊交界之地,一時嘆為觀止。

“十年了,我都不曾見過這裏的土地被耕種的這麽多過。”

說出這句話時,武安侯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惆悵,還是當初的自己帶領的衛家軍不夠強大,可以妥善庇護百姓,這才讓這麽多的田地擱置。

徐瑾瑜將手攏在袖中,看著眼前的一幕,勾了勾唇:

“但不管怎麽說,今時今日這等盛況,也是百姓們仰賴衛家軍給予的安全感,以後侯爺要辛勞了。”

“這算那門子辛勞,我願意辛勞一輩子!”

武安侯語氣堅定有力的說著,曾經他以為自己是為了楚老哥,為了先皇而守著頭一關。

可是斯人已逝,眼前這一幕,讓他突然找到了自己新的目標。

“我願為他們,守好國門。”

武安侯認真的說著,過了片刻,他眨了眨眼,擡袖拭了拭眼角:

“果然是老了,竟然也婆婆媽媽起來了。”

徐瑾瑜不由莞爾,隨後他想起自己這些日子借故翻閱過衛家軍的將士名冊,可是卻沒有看到自己一直想看到的名字。

“對了,我有一事請教侯爺。”

“哦?徐小郎還有事兒問我的時候?你且問,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徐瑾瑜抿了抿唇,手指摩挲了一下:

“敢問侯爺,景慶二十年的京中征兵的兵源可在衛家軍處?”

“景慶二十年……那是六年前了?六年前越賊雖然偶有騷擾,但還不甚嚴重,當年征兵後兵源的去向應該是往北而去。”

越國人貪婪無度,可本土國力並不雄厚,反倒是北地的烏國,土地遼闊,其上用牛羊肉滋養出來的烏國人強壯難擋,更不必提那些高大雄壯的馬匹。

烏國的騎兵,乃是烏國最堅實的武力,所過之處,如入無人之境!

六年前,更是因為疆域問題,曾經與大盛爆發過一場大戰。

大盛物產豐饒,人口眾多,幾乎是以血肉之軀,攔住了烏國的鐵騎。

但之後的征兵,應是為了補充北地的兵源。

隨著武安侯的解釋,徐瑾瑜想起這些年還算安分的烏國,心裏微微松了一口氣。

他幾乎以為,爹是被消籍的兵將。

武安侯看了一眼徐瑾瑜,小聲道:

“怎麽,徐小郎這是要找人?”

徐瑾瑜緩緩點頭:

“是,家父曾在景慶二十年,受征入伍,至今杳無音訊。”

其實,到這裏的第一天,徐瑾瑜便想要仔仔細細的探查一遍。

然而,人生地不熟,他無法輕舉妄動,之後軍中更是漏洞百出,他只能暫且按耐,直至今日這個絕對安全的環境下,他才出言詢問。

“嘖,能有徐小郎這樣的兒子,令尊是有大福氣的!徐小郎且寬心,北地原本由趙家領兵鎮守,但趙家子孫未曾接上,現如今乃是由順國公的二子鎮守。

鄭二郎我曾見過幾面,雖然行事風格有些陰毒,但對手下之人那是沒說的,徐小郎可以放心,他日我請人且為你打探一番。”

徐瑾瑜聞言,遂認真的長長一拜:

“那就,麻煩侯爺了。”

此事由武安侯打探,最合適不過了,見武安侯能明自己所想,徐瑾瑜一時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