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蛇瓜成精

1985年春節,蘇州城裏興起了傳統婚禮,新人們不再新事新辦,而是“土洋結合”,穿著婚紗在老字號酒樓裏擺婚宴,黃玲和宋瑩四處參加婚宴,心疼不已地給出紅包。

3月,國務院下文,企業在完成國家計劃指標後剩余的生產資料和超產部分可自由議價,國家不加幹涉。

價格雙軌制啟動了,

安廠長又喜又憂。

喜的是訂單增加了——江浙兩省引進了眾多家電生產線,冰箱線就有十幾條,生產線增多,制冷壓縮機的需求自然水漲船高,他的企業規模不大,只要搶到一點點市場份額,就足夠廠裏加班加點地生產了。

憂的有兩件事。

第一件是林武峰所在的壓縮機一廠突然嚴禁技術人員在外兼職,安廠長失去了最大的技術支持。

第二件事情更麻煩,原材料更貴更難搞到了。

鄉鎮企業拿不到計劃價格的原料,只能從“倒爺”手中購買,倒爺猖狂,原材料往往要倒上不止一手才能進入市場,溫州的零器件價格也跟著一路上漲,安廠長看著訂單,再計算原材料漲價後的利潤,只能嘆氣。

年中,因為缺原材料,企業時不時地被迫停工。

安廠長拎著公文書,在各部門和全國各地的原材料廠之間奔波,計劃內價格也好,市場價格也好,只要價格不高到虧本,安廠長秉著“撈到籃裏都是菜”的思想來者不拒。

壓縮機一廠突然嚴禁技術人員在外兼職的原因是,全國各省市都在轟轟烈烈地引進進口設備或先進生產線,蘇州市也不例外,壓縮機廠引進了德國的生產線,需要全體技術人員加班加點啃下新生產線。

盡管是德國的過時設備,技術人員依舊需要消化相關的技術,工程師們年齡普遍偏大,當年在大學時學的是俄語,現在只能靠著翻譯,一點點地看翻閱資料、學習新設備。

幾位老資格的工程師基本了解了新生產線和國際上同類產品的性能參數後,一致得出結論,無論如何提高技術研發,這條生產線也生產不出國際上需求的高端產品。壓縮機一廠只能靠這條生產線提高生產效率,靠持續擴大生產搶占國內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

國內家電市場正處於需求爆炸性增長期,廠領導立即采取了工程師們的建議,擴大生產。

新生產線需要大量技術工人,幾位工程師在熟悉設備、開發生產線生產能力的同時,同時還要花費大量時間培訓工人,提高技工素質。

技術、管理、市場……,新生產線帶來的工作千頭萬緒,而且都是毫無前例可參考、可遵循的新問題,只能花時間慢慢摸索,逐步推進。一時間,林武峰幾乎泡在了廠裏,用宋瑩的話說,“已經不是早出晚歸了,是披星戴月,棟哲起床後、睡覺前很少能看到他爸爸了。”

年初,棉紡廠也從國外引進了新生產線。

棉紡廠斥巨資引進設備,原計劃利用新生產線完成產業升級,生產仿制高档棉紗和化纖混紡紗,但生產線安裝完畢後,廠領導赫然發現廠裏的電力設備不夠,無法運轉新機器。

書記和廠長跑了好幾趟蘇州供電局,但局域電網無法立即升級,新設備只能被迫閑置,棉紡廠把車間裏的新生產線又裝回了箱子裏,把拖到庫房裏的舊設備又拖了出來,重新安裝。

一頓操作猛如虎之後,只能繼續用舊設備生產,職工們談起此事不住搖頭感慨,“太魔幻了。”

經過這一番折騰後,棉紡廠發不出獎金了,甚至有兩個月都發不出工資,被迫用產品抵了工資。

市面上早已不缺布料,職工們拿到大量花色單一、結實耐糙的布料都不知如何是好。

宋瑩長嘆,“如果是棟哲小時候,他成天到處滾爬廢褲子,我還能用這布給他做褲子。”

黃玲搖頭,“棟哲再廢褲子,你也用不了這麽多布。”

家裏本來就小,布料實在太占櫃子空間,轉賣也不易——黑市上突然出現了大量同種布料,黃玲和宋瑩絞盡腦汁用這些布做床單、被套、褲子……,實在用不掉的布料再想辦法送人。

莊圖南收到了一個大包裹,裏面是軍綠色的床單、被套和三條褲子,他把新床單被套鋪在床上,還挺好看。

向鵬飛、林棟哲穿同款同色的軍裝褲,雙胞胎一樣在小院裏出出進進,不僅僅是他倆,巷子裏的男孩都穿著類似的褲子,進小巷就像進了軍營。

一天,宋瑩有事找黃玲,一進東廂房,看到和自己家裏一模一樣的床單、被套,宋瑩一下子忘了自己要說什麽了,覺得自己又回到了擡頭見蛇瓜、低頭吃蛇瓜的悲慘生活中。

宋瑩正悲痛中,向鵬飛和林棟哲說說笑笑的一起進院,兩人都穿著綠軍褲,四條長腿好似四條蛇瓜成了精,四下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