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勤王之首

火翊得到消息趕往刑部時,天色已暗。皇宮裏才發生的事情很即漫延到了市井之中。平日裏熙熙攘攘的集市已經鴉雀無聲,除了往來的士兵再無平民不敢於出門行走。大都各自回府緊閉上大門。

火翊換了傳了阿蒙達鎮守著東城門,目前僅東城門這兒出現大批的外來軍隊,形式還是在可控的範圍之內。

回到刑部的火翊還未走進議事大殿時,遠遠的就看到丞相、吳一強跟趙全等都已在座,甚至於向來跟火翊鹹不淡的史部侍郎黃書雲也聞訊趕了過來。這裏成為了臨時的議事總指揮部。

“火將軍,請受老夫一拜。”

火翊還未走進大殿裏,就見丞相急急的迎了出來。對著他就是大大的一鞠躬。嘴裏說著:“救命之恩不敢忘,日後將軍若是有什麽需要到老夫的地方,只管開口。”

火翊詫異,不解的親手扶起了丞相,道:“丞相大人言重了。”

收留燕安靈,並將燕安靈保護起來,直到後面的再救出丞相,基本上都是柳婧在策劃,火翊對此還真的多加沒有聯系起來,自然覺得丞相的禮隨得大了些。

“既然到了,就快過來坐下吧。現在事態緊急,先不論這些私人恩怨了。”黃書雲出言提醒。他一改平日裏對火翊陰陽怪氣的態度,神態趨向於嚴肅。

“是,是,老夫思慮不周,思慮不周,火將軍快快裏面請。”丞相率先往大殿裏走,火翊隨後跟上。

“拓跋長占據了皇宮,並且打出了自立為王的旗幟。還是有相當一大部分大臣擁護他成為新的皇帝。畢竟由他繼位也是明正言順,目前在皇室成員之中,已經沒有合適的上位之人。”吳一強簡單的把目前的局勢進行了分析。

目前皇上生死未蔔,想必也是兇多吉少。他們也只能當作皇上也是救不回來了。

“拓跋長的狂傲之處在於,他竟然不屑於對囚禁丞相,殺害太子殿下有任何的解釋。似乎覺得這些都不算是是事,不知他這是辯無辯,還是他已不在乎民心所向。想新成立一個新的政權中心,完全不顧及民意。”趙全接過了吳一強的話,進一步的分析著拓跋長的心理。

“這樣的皇帝所能帶給昌邑國的絕對不會是福報。”黃書雲冷聲道。他的臉上再無之前的戲弄,而是下色道:“本人提議堅決不能讓拓跋長成立新的朝廷,就是要改朝換代也得另人能者任之。”

黃書雲的提議毫無疑義的都得到了認可。此時丞相提議:“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群龍無首各自為政就像是一盤散沙,凝聚力的政府最終成不了氣候,在此本人提議,由火將軍擔任我們的總指揮,大家都聽火將軍的。”

黃書雲的提議大家都覺得有理,倒是沒有想到連德高望重的丞相也力推火翊為首,這倒也是大大的出乎眾人的意料。不過隨即在座的人也都心服,一致推認就以火翊為首,選火翊暫為百官之首,帶領著他們一起把拓跋長趕盡殺絕,還昌邑國一個和平的局面。

“好,既然大家都宣誓認可了本人的首鋪職位,那麽現在就由本人先暫行領軍之職,等將拓跋長趕出了皇宮,還我昌邑一個郎朗大國時,再從皇室成員裏推選出一名有識之士繼任昌邑的皇帝。”火翊斬釘截鐵的對著皇宮方向宣誓,誓要還昌邑一個和平的天與地。

簡單而隆重的宣誓之後,他們就目前的局勢進行了分析,還是由火翊帶領阿蒙達防守四大城門要塞,狙擊拓跋長的增援部隊進城。而丞相負責聯絡百宮,收編各方勢力。趙全及吳一強負責皇城內的治安,嚴妨有人混水摸魚,打家劫舍。黃書雲匯合戶部的程子碩做好開戰的被給軍費的運作。至此,由火翊為首的勤王大部隊正式成立。

火翊既然被選舉出來擔任了領頭人。少不得要去太子府對於拓跋俟的屍身進行善後工作。免得讓追隨的官員寒心。他們本就是打著替皇上及太子殿下報仇的旗幟行事的,自然不能對拓跋俟的屍身不聞不問。

“今日事發突然,想必大家都疲倦極了,今日先到此,各位叔伯先回府去,一來安置好家人,二來先好好的休整一夜,明日再碰頭商討下一步的行動計劃。”火翊知道大夥兒都是強打起精神來應對今日的突發狀況,早已個個都累極了,知道勤王之事不是一日兩日的事情,讓大夥兒先回府去休整在,他則帶上戶部尚書程子碩往太子府而去。

他們趕到太子府裏,遠遠的就聽到哭聲一片。昔日裏的風光不再的太子府連個看門的也沒有,想來是去了主心骨連皇上也被攝政王取而代之,再不會有人出面替太子出頭,想都可以想像得到太子府離滅亡不遠了。也就有一些立場不堅定的下人悄然的離開了。這才有了太子府目前如此蕭條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