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引你上勾

大邑城裏忽然之間增加了許多巡邏的官兵。只是這樣的日子過了幾天,百姓依然不知道這些忽然多出來的官兵的真實意圖。

這些人主要是由攝政王府裏的侍衛及刑部的官員組成。他們自然是在四處搜查黃清節的下落。

拓跋長只是咽不下那口氣,他認為擄走黃清節的人就是針對他而來的,所以他才會如此的大動幹戈的探查黃清節的下落。

這一件事有人歡喜有人憂。當滿城進入戒嚴狀態,隨處可見到拿著黃清節畫相的官兵進行巡邏時,太子拓跋俟卻是於無人之處拍手大笑。甚至他還在心裏有了個決定,若是讓他知道是誰擄走黃清節的,他還會送那人一袋金子做為賞賜。

火翊則擔心有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擔心有人想借此事引發皇城的混亂,然後借機做出對朝廷不利的事情來。

這幾天他也都吃住在軍營裏,更是吩咐阿蒙達全力進入備戰狀態。為此連著好幾天了,他都沒有回將軍府。這讓柳婧暫時的松了口氣,她有身孕之事想著能拖一天是一天,她還沒有想清楚該如何跟火翊說起此事。

正好火翊這幾天因為公務繁忙沒有回府,倒是正合了她意。

當又一輪明月隱入雲層,朝陽冉冉升起時,距黃清節被柳婧的人擄走已經是第六天了。

看著街道上的官兵一日比一日的減少,直到皇城裏又恢復到了原先的次序時,柳婧知道,她們可以行動了。

嶽明清在黃清節失蹤之後,每日最早出去巡查的人是他,最晚收兵的人也是他。直到過了那麽多天,可以說是他們的人都把整個大邑城來了個地毯式的搜查之後,一點兒的蛛絲馬跡都沒有。連他自己都沒有了信心,一度的以為黃清節是不是發了筆橫財,悄悄的自己隱藏起來了。

他對自己的判斷產生了懷疑,認為是自己他自己多疑了,事實也許就是很簡單的私人性質的尋仇或者是黃清節他自己的原因而故意躲避的。

他的想法得到了拓跋長的認同。起初他們也都一度的以為,黃清節的失蹤的是他們的對手以此向他們示威。可是若是如此,對手應該會有下一步的行動,以此來打擊報復他們。

他們等了那麽多天,卻一點兒動靜也沒有,這讓他們都放下心來,一致認為黃清節的失蹤應該是私人的行為而非對他們示威的行動。

正是因為如此,拓跋長在黃清節失蹤的第五天時,收回了徹查令。這才還大邑城了個安靜。

一方收場,另一方就準備上場了。

嶽明清在向拓跋長匯報這幾日的進展之後,得到了拓跋長的命令,讓他們對於黃清節的事情靜觀其變,若是在沒有發生有人拿黃清節的事情來向他們挑釁時,就先不要去理會黃清節的失蹤案了。

嶽清明從攝政王府裏出來以後,就馬不停蹄的往刑部而去。平日裏兩人的工作量隨著黃清節的失蹤以後,就全部都壓到了他的身上,這幾日忙得他連喝酒的時間也沒有。

一路急路,眼見著離刑部已經不遠了。只要再轉過前面的三岔路口就可以看到刑部的大門了。

嶽明清的功夫在同齡人當中,也算是佼佼者了,可是他的手中多了一張字條時,他甚至不知道手中的字條是哪兒來的。

他大吃一驚的左看右看,街道上來來往往的路人正井然有序的各自著自己的行動。並無可疑之人。

他低頭展開了手中的字條,在看到了字條的內容時,他更是顧不得去查看是誰給了他的字條了。

字條上寫著:黃清節正羈押在城郊太子的別院裏,一柱香左右的時間就會被轉移。欲救從速。

看完字條上的內容,他迅速地在心裏核算了一下從他的位置到城郊太子的別院裏的距離,發現就是快馬加鞭而去,也要一柱香的時間。

這樣緊迫的路程已經沒有時間,讓他再返回攝政王府去向拓跋長做匯報了。

他那已經調轉了馬頭,正準備去向攝政王府向拓跋長做匯報的動作停了下來。他知道若是再去向拓跋長請示,那麽絕對是不止一柱香的功夫了。

他短暫的猶豫了片刻之後,立即招來了恰好路過此地的一名攝政王府的侍衛。他把手中的字條交給了他,讓他去向攝政王報告,然後他就自己一人單槍匹馬的打算先去太子的別院看看。

嶽明清並不知道,這名攝政王府的同僚很是盡職的幫他把字條送到了拓跋長的手中。只是字條到了拓跋長的手時,字條裏的內容卻是全變了。

拓跋長才吩咐下去,可以不用再去理會黃清節的失蹤案了。話音落下不到半個時辰,就有人送來的有關黃清節的消息。

“王爺,這是剛才卑職在回府的路上,遇到了嶽副尉,他的錢袋可能是沒有系緊,從他的身上掉了下來。小的拾起之後,想先借用一些銀兩買件衣服,卻看到錢袋裏的這張字條。由於字條內的內容過於的驚駭,卑職不敢隱瞞,故趕緊來向王爺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