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殿前訓子

拓跋俟見從德祥公公口中問不出來什麽,正好他自己也是需要進宮去參阿蒙達一軍的,於是他不再就此事再繼續糾纏。

他對德祥公公揮了揮手:“本王知道了,這就進宮去。一道走吧。”

德祥公公見太子願意進宮去,心中大大的松了口氣,此次若不是君王忽然間暈倒,還來完成不到他來宣旨呢。

他一想到就連君王身邊的紅人德福公公來宣旨,一言不和太子殿下都會撕毀了聖旨,早讓他心中惴惴不安了一路。

拓跋俟是需要進宮,自然是走得痛快,很快皇宮就已歷歷在目了。

他熟門熟路的來到了平日裏皇上召見外臣的殿堂,卻聽得君王剛才暈倒了,正以後殿裏休息。心中驚訝之余,他連忙往後殿裏走去。

“父王,您這是怎麽了。”

拓跋俟進入到內殿裏,即看到皇後正在一旁抹著眼淚,這讓太子心中大感不安。

“怎麽了,怎麽了,還不是你這個不懂事的孩子,把你父王氣出病來了。”

皇後一見到太子,就好一頓說,她此時此刻才知道,平日裏她對太子太過於慈愛了,以至於才會讓太子今日釀此大禍。

“母後您這話說的,什麽事呀,怎麽又是兒臣的不是了。”拓跋俟那是百思不得其解,他一臉的不快。來時的興致早沒了影。

“俟兒啊,你倒說說看,是你對阿蒙達他們說的,你要換將之語。”

拓跋正歇息了這一會兒,精神恢復了一些,聽見太子來了,他連忙睜開了雙眼,立即斥責起太子來。

“父王原來是為了此事啊,不錯啊,兒臣正有此意。”拓跋俟振振有詞的回答。

生怕拓跋正不明白他的意思,他繼續說道:“父王你想啊,這麽多年以來,誰是君,誰是臣啊。我們還得看那火翊與阿蒙達的臉色,何不換將,換上能夠聽我們指揮的人為將軍,也好過現今這樣有求於人的局面。”

“你個笨蛋。”拓跋正聽了太子的話,心中怒極,剛才他還存著一絲的心思,想著是太子的門客想要代太子出頭,說出來的氣話,如此一來還有轉圜的余地,可若是太子也做如想,那麽他該如何才能讓太子明白,這昌邑國的江山的安危還真的握在火翊與阿蒙達的手中。

“那好,父王問你,阿蒙達的兵符就擱在這兒。”拓跋正說著拍了拍他身邊桌子上的那阿蒙達留下來的兵符,直視著太子的雙眼說:“你倒說說看,由哪位高人來接替阿蒙達的兵符。接替他的護國大將軍之位。”

拓跋俟看到了阿蒙達的兵符,心中大喜,眼睛只顧著盯著那兵符看,無心去回答拓跋正的問話。

“俟兒,你倒說說看啊,你父王問你,你心目中想要何人來接替阿蒙達將軍之職。”

皇後看著拓跋俟雙眼只顧盯著阿蒙達的兵符看,生怕君王怪罪,連忙出言提醒。

“哦,哦,這個啊,兒臣覺得那此事可以來個擂台比武,勝出者就任命他為護國大將軍。”

其時他也沒有合適的人選,只是想著比武勝出的人,怎麽都會珍惜他所給予的這個機會,自然會聽從他的吩咐了。

“你看看,你看看,這就是你教的好兒子。”拓跋正氣極,怒視著皇後,這讓皇後心中一痛,她也覺得太子的問題大了。

“俟兒,你有沒有想過,現在的軍營中,有多少人是火翊與阿蒙達訓練出來的將士,選了他們出來擔任這將軍一職,不也等於是將那火翊與阿蒙達當作太上皇供起來,他們不還是要聽那火翊與阿蒙達的嗎?難不成還能聽俟兒你的不成。”

皇後恨鐵不成鋼,卻又不得不反復的跟拓跋俟解釋著火翊與阿蒙達在軍中的重要地位。

“若說皇家必須得仰仗著火翊與阿蒙達的庇護,這話倒也說得不假。外有朋魏國的虎視眈眈盯著,隨時都有可能進軍來犯,你倒說說看撤下了火翊的將軍一職,由誰去領兵對抗外敵的侵略。內有你皇叔的把持朝政,若是沒有阿蒙達的護城軍,你確定皇叔還能夠那麽安靜嗎?”

皇後說著已經說不下去了,她忽然之間很是迷茫,這樣的太子能夠擔當大任,接下拓跋正的君王之位嗎?

拓跋正更是烏雲密布著臉,已經對太子失望至極。

拓跋俟有些發愣,皇後的話他是聽進了耳中,可是他並沒有覺得有多大的問題。在他的認知裏,只要是賦予了將軍的職位之人,都能夠替他擋得住外敵的侵略。

“那就如你所願,這護城大將軍之職,朕就收回來,任由太子你全僅負責,你自己擔任也好,你另請高人擔任也好。朕就不管了。”

不讓太子吃點苦頭他不知道這其中的微妙之處。皇上決定給太子一個教訓,他倒要看看,太子如何圓了這一次出的紕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