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收到了通知

鐘晴清楚記得她的出生地是個什麽樣的地方。

那是一個很窮很偏僻的村莊,那裏長年幹旱,莊稼長不好,打下來的糧食根本養不活一家人。

於是在她很小的時候,她就做了留守兒童——父母把她放在外婆那裏,兩個人一起外出打工。

別人打工寄回來的是錢,但很不幸,她父母托同鄉人寄回來的卻是骨灰,他們在礦上幹活的時候出了意外,很多人都丟了命。

礦是黑礦,老板是黑心老板,怕擔責,連夜就跑了。她的父母就這樣走了,兩條命沒了,家人卻連一分錢賠償都沒拿到。

外婆抱著她父母的骨灰,替她哭。外婆教她的第一句人生道理就是:窮人的命賤,你要想方設法地活出人樣來,長大以後不要做賤命窮人。

而她知道,讀書是她唯一擺脫做賤命窮人的機會。

從此她努力地讀書,努力到任誰看了她的學習勁頭,都會忍不住轉頭回家就把自己孩子打一頓的程度。

她是全村乃至全鄉學習最好的孩子,但她的讀書路卻並不順暢。

外婆年紀大了,帶著她住進舅舅家,讓本就困難的舅舅一家又窮得更加雪上加霜。

舅舅、舅媽顧念自己親生的兩個孩子,不想繼續供她讀書,強令她輟學。

那是她小小年紀裏,第一次體會到什麽叫“絕望”,什麽叫“天塌了”。

不能念書,等於她從小學肄業開始,就注定要做一個賤命窮人。她不甘心自己一眼就望到頭的命運,她問來村子裏短暫支教的老師,怎麽樣才有辦法能夠繼續讀書?

老師告訴她,或許可以寫信申請,找一個好心人資助她。

那是她第一次為改變自己的命運主動爭取。她用孩童不成熟的筆跡,寫了一封信,寄到了大城市的希望工程。

她用一個孩子最質樸的語言,介紹了她的成長環境,和她對讀書的強烈渴望。

信寄出去後一直沒有回音。舅舅、舅媽不再讓她上學,讓她幫著家裏幹活。

她不甘心,繼續寫信。

一封封信寄出去,寄到所有人都說她是個傻孩子,舅舅也說沒錢再給她浪費郵票。

只有外婆,偷偷地塞錢給她,偷偷地支持她,偷偷地告訴給她人生中的第二個道理:老天爺不會對一個誠心上進的人苛待,你再加把勁兒。再加把勁兒興許就成了。

後來老天爺真的被外婆說著了,她居然收到一封回信,一封來自遠方大城市一個叫易強的人的回信。隨信而來的,還有他對她長達十年的求學資助。

-

後來鐘晴慢慢了解到,資助她讀書的大好人易強叔叔是遠方大城市一家公司的老板。再大一點她進一步知道,易強的公司叫“一程制品”。

從易強資助她開始,她爭氣地沒有拿過除第一名以外的成績。後來易強出差談生意,特意轉來她的村子看看她。那是她第一次見到易強,面對這個改變了她命運的大恩人,她緊張得差點不會說話。

她看著易強,感恩地紅了眼眶。而易強看到她生活的環境,也心疼地紅了眼眶。

從此以後,但凡寒假暑假,易強都會把她接到他城市的家裏去,給她補充營養,幫她改善夥食。

易強的妻子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程素怡,是個極其溫柔的人。鐘晴在她身上體會到了久違的母愛。

易強還有個女兒,比鐘晴小兩歲,是個天使一般的美好小女孩,軟乎乎的,一點城裏孩子的嬌氣都沒有,靦腆又可愛。

鐘晴第一次到易強家裏,就和易澄澄好成了小姐妹。

就這樣,平時鐘晴回去家鄉上學,放假被易強接到家裏和易澄澄作伴。一直到外婆去世,舅舅再也不想繼續養她,她幹脆被易強徹底接了過去。

只是她的戶口帶不走,於是在城裏讀完高中,回去原籍參加了高考。

她考得非常好,被易強家所在的超一線城市裏的頂尖大學錄取。

易強和程素怡對她教養得上心,她越來越像個城裏孩子,從她的衣著談吐膚色舉止裏,再難看出她曾經是在一個很窮很偏僻的村子裏出生長大。

她讀大三那年,易澄澄高考超常發揮,也考進了當地數一數二的好學校,並且如願學了她心儀的專業,服裝設計。

一切都在向著完美方向發展著。按照美好憧憬,她大學畢業後會繼續深造考研,研究生畢業後找一份好工作,和易強、程素怡還有易澄澄,一家四口從此過上溫馨又光明的好日子。

可是不知道是不是物極必反、盛極必衰,好日子總是不肯太過長久地待見著誰。

易家很快出現了變故。

起初是易強的公司出了事。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一程制品的資金鏈出現了問題。易強憋著不說,等到不得不說時,已經債台高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