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守哲哥哥真乃神人也(第2/3頁)

那年輕人趾高氣昂道:“你們懂個屁,咱們王氏可是有靈蟲師。今年略一照拂,咱們家的地僅僅減產五成。”

其余“王氏本地人”,都開始紛紛響應那個年輕人,表示他說的都是真的。各家各戶平均起來,也就是減產了五成。

靈蟲師?只減產五成?還只是略照拂到了。

轄地外的自耕農們沉默不語,王氏轄地內的自耕農在這一季,豈非比他們憑白多了兩成?

若他們也能多這兩成收成,在納糧後應該還會有不少結余,也就不用緊巴巴地到處借糧度災了,還要受到世家的欺淩。

一時間,“外氏自耕農”,都對那些本地人投去羨慕的眼神。

“非但如此,咱們王氏代替官府收稅時,屬於世家的那一稅直接可用錢財平價抵扣,今年我們度過災年輕輕松松了。”那年輕人一臉驕傲地說:“光我們家,現在余糧就有二十多擔。”

放在往年豐收季,家中多二十擔余糧並不算多富裕。

可這是災年!

外氏自耕農們一聽這數字,眼睛都紅了,你家那麽富,還來和咱們分粥吃?

“非但如此,我在王氏旁系有一個哥們,他給我透露絕密消息。今年王氏是沒有準備,等下一季開始,咱們王氏轄地內的所有田產都可以請靈蟲師治理,滅蟲效果更佳,耗費只需要滅蟲散的一半。”年輕小夥又是神秘兮兮地說道。

滅蟲散的一半?

那豈非……每畝地一年能省出一個大銅?若是家中有二十畝地,這光是滅蟲散投入,一年便能省下二十大銅啊,這可是好幾擔糧食!

外氏自耕農們徹底沒了心氣,感覺和王氏自耕農比起來,這憑空就矮了幾截。

“小夥子,你成親了沒?”一位外氏自耕農腦子轉得很快,笑眯眯地說,“我們家有兩個丫頭,一個十六歲,一個十四歲。咱們可以好好聊一聊。”

“我們家也有閨女,今年剛好十五歲。”

一群家中有閨女的外氏自耕農,如狼似虎般將那年輕小夥兒圍住,推銷著自家閨女,連彩禮都可以好好談一談。

年輕小夥兒被嚇壞了,臉漲得通紅通紅。

以前家裏條件一般,並無什麽積蓄,建造的屋舍也不夠,幾次托媒婆去說親,人家一看他這條件,要麽直接搖頭拒絕。

要麽索性就獅子大開口,索要一筆巨大彩禮。

他這都十九歲了,還沒討上老婆。現在倒好,光憑著王氏轄地自耕農這個身份,那些外氏自耕農,竟然搶著要把女兒嫁給他,有幾家甚至願意倒貼錢。

霎時間,小夥子覺得自己,一下子踏入了人生巔峰。

見得這一幕,王守哲也是莞爾不已。

沒想到王氏轄地的戶籍,開始值錢了起來。不過這也是應有之義,各處的田產和屋舍的價格本就不一樣。

例如靠著長寧衛的一些田產屋舍,自然要比平安鎮的貴許多。哪怕產出和交稅都一樣,但是那裏靠著長寧衛,平民們生活的更有安全感。

更何況,偶爾進個城什麽的,也比平安鎮的平民更加方便,人際關系也更復雜。那邊的中農富農,很多都會送孩子去城裏讀書,或是讓次子等學一門賺錢的手藝。

這也是難怪。

一百多年前,平安鎮這一代還是蠻荒之地。若不是那些日子過得不好的平民,怎麽會遷徙到平安鎮這種地方?

不過,經過了這一茬後,平安鎮內部的田產物價,恐怕會發生變化了。

“諸位別急。”王守哲朗聲說道,“相信諸位都聽說了,我們王氏正在清淤填土開荒農田。那些未來的農田,都是淤泥基肥的良田。我們王氏不日即將推出,拓荒期田置換計劃,以及期田預購計劃。”

“期田”置換計劃?

那是個什麽鬼東西?這是無數平民們,聽都沒有聽說過的一個詞匯。

“簡單地來說,就是拿你們現在處在劉趙兩氏轄地內的田舍,置換成我們新開荒的田地屋舍。”王守哲眼睛眯起,“當然,因為期田暫時不能拿到,需要一個大約兩年的周期,因此叫期田。不過,目前我們只接受參與拓荒工程的內部工人進行期田置換。諸位若有打算遷徙我們王氏地盤,暫且只有這一條路。”

外氏自耕農們一陣沉默。

但是很快就有人跳出來說:“換,為什麽不換。他娘的,這些年來,老子受夠趙氏那幫狗娘養的了。”

“換,只要王氏給工錢不讓我們餓死。不就是熬兩年嘛,換了。”

“我相信王氏,我相信王族長不會讓我們吃虧,換了。”

一聲一聲的換,此起彼伏地響起。自耕農們不傻,他們自然有他們的精明之處。表面上看雖然有些吃虧,可實際上照此下去,王氏地盤的戶籍會越來越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