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托孤(第2/2頁)

扶蘇點點頭,又側首看向旁邊的左丞相王綰和文通侯李於,對他們分別囑咐了一通。

並當場下詔,命文通侯李於為九卿之一的廷尉。

“昔日婦翁言,不可使臣子獨掌權力,如此恐有奸劫弑君之難,朕今日以三臣輔國,想來日後當無禍患矣。”

在二世皇帝看來,趙佗是單獨一黨,王綰則是偏向儒家,和趙佗曾有過不愉快,自然不會全心依附於對方。

而李於是外戚,是啟明的親舅舅,將會是未來幼帝最忠心的支持者。

趙佗、王綰、李於是他親命的輔政大臣。

三方相互制衡,這樣就不怕有臣子一家獨大,而使皇室衰微了。

做好了自己去世後的安排,扶蘇放下心來。

他讓三個臣子離去,又讓自己的兒子也走了,一個人靜靜的躺在榻上。

扶蘇想了很多。

特別是被他壓在心中的那些昔日記憶也在彌留之際,被翻了出來。

因始皇帝忙於政務,自己從小不受關愛,只能從楚系的兩位君侯那裏獲得溫暖,使得他被楚人影響太深,甚至遭受利用,多次前去勸阻始皇帝罷滅國之戰。

扶蘇迷失了自己秦國公子的身份,常與始皇帝沖突,父子兩人經常不歡而散。

“幸有鎮國侯為我開導,讓我從迷茫中走出來,知道了自己是什麽人,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也從此看清了熊啟等人的真面目,真正的成為了秦國長公子。若非鎮國侯,以我之前與父皇的關系,或許這皇帝之位也極難登上啊。”

扶蘇輕輕嘆息。

他又想到自己在登位後,在趙佗的輔佐下,所做的那些事情。

雖然可能和始皇帝的治國方針有所沖突,但卻切切實實的使秦國越發富強。

“到了地下,我亦能和父皇交代了。”

扶蘇微笑著,閉上了眼睛。

秦二世皇帝八年,十月。

帝崩於鹹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