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帝崩(第2/4頁)

趙佗一口氣瞬間堵在了胸膛處,讓他難以呼吸。

始皇帝最厭惡別人說死字。

整個秦宮上下,太子扶蘇、尚書令趙高、太醫令夏無且等等皆不敢在他面前提起百年之後的事情。

現在他卻自己輕描淡寫的在趙佗面前說出來,讓人十分震撼。

趙佗低著腦袋,顫聲道:“臣希望能多陪陛下一些時日。”

始皇帝笑了笑,昂首望天道:“古之三皇五帝,夏禹商湯,乃至於周文、武,皆有功勛於世,然則大限一至,皆魂離世間,任憑屍身腐朽,最終化為塵土。”

“朕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鹹伏其辜,天下大定。又北破匈奴,西並月氏,東吞朝鮮,南取百越,四方蠻夷,皆為秦虜。朕平六國,征四夷,此等功績何其大也,堪稱亙古未有!”

“朕泰山祭天,梁甫禪地,向天地神祇祈禱,本以為能獲上天垂愛,讓朕與古之賢者帝王不同,能得長生之道,為天地治理萬民,讓朕與這大秦,一同長存不滅!”

“然則朕尋仙不得,修仙不成,病痛纏身。至於今日,方明白荀卿那句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的意思。”

始皇帝幽幽嘆道:“既然人有生死,朕亦不能避免,那就沒有什麽好不甘的。”

趙佗頗為驚訝。

一輩子尋仙修仙,渴求長生的始皇帝在人生最後一段時間裏看開了生死。

他應道:“陛下所言甚是,人之生死壽數,天已注定,吾等只需順其自然,應天而為,所做不留遺憾便是。”

“不留遺憾……朕有什麽遺憾呢?”

始皇帝低聲說著:“生死之事,朕已看淡。然則遺憾卻也有不少,至少如今的大秦,在朕看來還不夠。”

說到這裏,始皇帝枯槁的面容突然迸發出活力,雙目中有光芒綻放。

“在西邊,烏孫小邦劫殺我大秦商隊,理當誅之。王離言烏孫人狡猾,避我秦軍而不戰,故遲遲未滅。朕不能親眼目睹烏孫昆莫懸首鹹陽,不能親眼看著我大秦進軍西域遼闊之地,此乃一憾。”

“在北邊,陰山以北尚有匈奴殘部,遼東之外還有東胡余眾,朕不能一舉而盡滅,盡服戎狄諸部,此為二憾。”

“在東邊,有日照郡守上書,言日照東南,跨海約百裏外有群島之地,疑似傳說中的瀛洲仙山。朕雖然不太相信瀛洲之說,但已命舟師前往探尋,一來一回耗時久遠,不能得彼處消息,此乃三憾。”

“至於南邊……百越已取,但朕還想要身毒啊。”

始皇帝悵然嘆息,說出了他的第四個遺憾。

這是他坐在宮中看天下疆域地圖時常生出的感受。

如果那些地方不知道就算了,既然始皇帝通過各種渠道,知道了大秦的西邊有遼闊富饒的西域,南邊有疆土不輸給諸夏的身毒,北邊和東邊也各有風景。

他那顆滿是霸道和征服欲的心,又如何忍得住?

這其實也是他渴望長生的原因之一。

天下疆土尚未征服完全,他如何甘願死去?

“朕喜歡你當年在大殿上說的那些話,這天下只該有大秦一個國家,也只該有一個王!朕只願,大秦能成為天下唯一的國,日月所照之地,皆乃大秦疆土!”

這般宏大的願景,以及那四個遺憾聽得趙佗額頭直冒汗。

他低聲道:“陛下之願,實乃宏業,非一代人所能完成,此事當由後世子孫來做。”

始皇帝默默點頭,趙佗一句話又將他拉回了現實。

“你說的沒錯,那不是朕該操心的事情了,但朕想看到。”

“趙佗啊,待朕去後,你當和扶蘇在此台上,仿造朕的模樣,造一金人,在此眺望天下。朕的魂靈若在地宮待的乏了,或當來到此處,看一看大秦的江山是何模樣。”

說到這裏,始皇帝似乎想起了某些不好的事情。

他瞪著趙佗道:“這件事你要好好做,不能像當年的十二金人一樣給朕偷工減料,這個金人一定要做的和朕一樣高大!”

始皇帝鄭重囑咐的模樣,讓趙佗哭笑不得。

十二金人?

這都多少年前的事情了,虧得皇帝還記住此事,他要是不說自己都快忘了。

趙佗道:“陛下吩咐,臣銘記於心。”

始皇帝頷首,然後突然盯著他問道:“你趙佗年紀尚輕,爵位已封列侯,功勛冠於天下,不知你日後還有何想法?”

趙佗明白皇帝的意思,他神情肅然,下拜道:“天地可鑒,日月可昭。臣趙佗,日後只願輔佐皇帝,此生永為秦將、秦臣,為大秦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見到趙佗鄭重起誓的模樣,始皇帝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很好,朕沒有看錯你。到朕身邊來吧,與朕一起看看這鹹陽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