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二代(第2/2頁)

趙徹歪著腦袋看向嬴陰嫚。

趙佗出征的時候,他才五歲,一晃三年過去,許多記憶不太清楚了。

旁邊的趙蕓更是疑惑的說著:“父親是什麽樣的?我都不知道父親長什麽樣子呢!”

“他呀,長得平平無奇,沒什麽好說的。”

嬴陰嫚將女兒摟在懷裏嘀咕了一句,又轉頭對趙徹道:“你父親知道的東西確實多,他說都是從公輸殘卷上學到的。等他回來我就讓他將公輸之法教你,也算是家傳學問了。”

“好呀好呀,先生也說過公輸殘卷是一卷奇書,上面無所不包,我一定要學!”

趙徹開心的拍掌。

嬴陰嫚聽到“無所不包”四個字,不知道想到什麽,臉上刷的飛起一團紅雲。

她如果沒記錯,那公輸殘卷上,可還有些少兒不宜的知識。

想到這裏,嬴陰嫚眼睛有些潤起來,腦海裏浮現出那個人的身影。

思念,自心頭滋生。

武功侯府的馬車停在秦宮外,母子三人下車時,剛好碰到太子扶蘇帶著家人趕到。

“左庶長!哈哈,這裏有一個小庶長呢!”

扶蘇見到趙徹母子,哈哈大笑著走過來。

太子妃李姝牽著五歲的啟明跟在後面,踱步而來。

“舅父!”

趙徹見到扶蘇,立刻嘻笑著跑上去。

“見過皇兄,皇嫂。”

嬴陰嫚牽著女兒上前,對扶蘇及李姝行禮。

李姝回禮,對身側的兒子道:“啟明快來見過姑母。”

“姑母。”

啟明小聲的叫了一句。

嬴陰嫚誇贊:“啟明可真乖啊。”

“就是性格靦腆了一些,不如你家徹兒和蕓兒呢。哎呀,好久不見蕓兒了,可真是越長越乖巧,日後定是個傾國絕色。啟明啊,等下可要陪你蕓兒妹妹好好玩一會兒。”

李姝笑著回了一句,打量著趙蕓的目光有些異樣。

嬴陰嫚眼皮一跳,想到昔日聯姻的事情。

她上前一步,微笑著將話題轉移到今晚的宴會上。

而這時,小趙徹正在一旁對扶蘇講著他剛從張蒼那裏學會的一首詩。

“我送舅氏,曰至渭陽。何以贈之?路車乘黃。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贈之?瓊瑰玉佩。”

小趙徹嘻嘻哈哈的笑起來:“我隨先生學這詩的時候,就想到了舅父。舅父啊,我可想你了。我沒有玉佩贈你,這首詩就送給你了!”

扶蘇一怔,接著大笑道:“好一首秦風之詩。小徹兒,你既送我詩,那我也要回禮才行。剛好你新晉為左庶長,等我想想,得送你些什麽禮物呢?”

舅甥二人開心的說著話,一旁的李姝卻是心頭有些不舒服起來。

她是李斯之女,從小受過教育,知道詩賦典故。

趙徹所吟的《秦風·渭陽》,表達了甥舅之間的深厚情誼,用在甥舅間並無不妥。

但李姝如果沒記錯的話,這首詩是秦國國君秦康公,送別舅舅晉文公重耳回國時所作。

雖然時代不同,不可生搬硬套,小孩子念詩更不可能嚴格要求他用對每一個場合。

精通《詩》的扶蘇也不太在乎,只看重其中情誼。

李姝卻很敏感。

這孩子,是把自己比作了秦國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