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用勢(第2/2頁)

其實他剛才那些話只是隨口敷衍劉邦的,項籍自己很清楚趙佗是個善於用勢的人。

當初他的父親項渠就是被趙佗逼得主動渡過睢水,追著秦軍前往彭城,最終才遭遇大敗。他的大父項燕,同樣是在淮水被趙佗以勢相壓,慘遭敗亡。

楚王熊啟麾下數萬大軍,被趙佗一招四面楚歌在一夜間崩滅的故事,他項籍亦是從小聽聞。

趙佗的種種戰績自項籍腦中閃過。

他對劉邦點頭道:“邦兄說的是,上將軍善於用勢,其打法和昔日的武城侯一樣。絕不會輕敵冒進,而是利用自身的優勢緩緩壓上去,讓對方避無可避,最終飲恨而亡。只是不知,他這次還會不會再派一支野戰曲進入西甌查探敵情。”

“若是上將軍還要再派奇兵去西甌。邦兄啊,咱們到時候當請命前去才是!”

項籍眼中閃過一抹精芒。

數萬大軍作戰,他一個小小屯長立功的機會太少了。

還是要在那種肩負特殊作戰任務的奇兵中,他才有出頭的可能,這也是他唯一的機會。

相比於項籍臉上狂熱的求戰欲,劉邦卻是悚然一驚。

他原本倒是有建功立業的想法,最開始的目標是像趙佗一樣,成為天下聞名的大將軍。後來又將目標降格成曹參那樣的中級將領,感覺也很好。

如今隨著劉邦得了不更爵位,又對越地環境越發厭惡,認為就這樣能活著回去就很不錯了。

劉邦幹笑道:“羽弟啊,我看咱們現在的爵位已經很不錯,沒必要那樣拼命了吧。你年紀輕輕就已經有了大夫爵,日後回去了起碼能補個縣上的司馬,到時候權力在握,嬌妻美妾伴身,豈不美哉?何苦在這裏和越人拼命呢,要是死了,連個繼承爵位的後代都沒有,那才叫慘。”

項籍搖著腦袋,一巴掌拍在劉邦肩膀上,打的他一個哆嗦。

“邦兄啊,男子漢大丈夫,自當抓住機會建功立業才是。什麽嬌妻美妾,只是過眼雲煙,唯有爵位方是正道。到時候上將軍若派奇兵入越,你就跟我一起吧!”

項籍話語霸氣,不容劉邦反駁。

通過他這段時間的觀察,劉邦這家夥為人機敏,做事得力,是個能幹大事的角色。

或許能在日後,助他一臂之力。

……

項籍和劉邦對趙佗確實很了解。

趙佗並沒有接受韓信的建言,依舊選擇了更穩妥的方式。

“南越初定,雖有諸部主動投誠,並刑殺阿古斯以震懾越人。但這些南越人非我族類,其心難料。”

“之前的戰爭,雙方都死傷了不少,南越人的心裏對我們絕對會懷有仇恨,不能掉以輕心。如果此時征越,勝利還好,一旦出現失誤,他們就會生出二心。所以還是以穩妥起見,先花時間安置南越諸部,並修建道路囤積糧秣,待到時機成熟,就聯絡任囂部一舉攻取西甌。”

趙佗的話和之前攻打南越時一樣。

一切以穩妥為主。

雖然韓信說的有一定道理,西甌已經被屠睢打殘,實力不及南越,若是秦軍兩路夾擊,將其一舉攻滅的機會很大。

但這樣打總是有一定風險的。

比如,西甌以南的駱越之國!

這個越人大國,在見到同為布洛陀子孫的南越被秦軍覆滅,西甌瀕臨滅亡時,是否會做出反應呢?

對趙佗來說,征越之戰必須要萬無一失,要保證最高的勝率。

相比越人,秦軍最大的優勢是什麽?

就是大秦的國力,只要主將不亂搞,勝算是非常大的。

與其倉促進攻,不如等上一段時間,將優勢累積到最大後,再進行平推。

步步為營,將每一片占領的土地經營堅實了,就不用怕任何變故,勝利自然就到手中。

這是王翦傳給趙佗的打仗心得,也是真正的大國百戰百勝之法。

在決定了鞏固地盤再行進攻的策略後,趙佗還是和上次一樣,派曹參和韓信征召五千人前往南越與西甌的邊界,好熟悉當地環境,作為日後秦軍大舉進攻西甌時的先鋒部隊。

安排好了接下來的戰略部署,趙佗將剁下來的南越王頭顱,以及許多南越的特產珍品,隨同他寫好的奏捷軍報,派遣快馬送往關中鹹陽。

“征越之戰,我已平閩越、南越。想來皇帝會很高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