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三章:定閩(第2/2頁)

這才是現在最為有效和實用的方法,想要真正的將這塊土地同化,還需要慢慢來。

在這樣的態度和舉措下,心中不安的閩越貴族們大喜過望,紛紛跪倒在趙佗面前,宣誓向秦國效忠。

並順著趙佗的引導,大罵殘忍歹毒的南越人。

“南越蠻夷,百年來常欺淩我閩越子民,與我閩越有不死不休的大仇,我們與他誓不兩立!”

“南越食人嗜血,真是禽獸之族,就該被毀滅!”

一句句罵聲中,代表了這些閩越貴族的態度。

從今日開始,閩越和秦就是一家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就是殘暴歹毒的南越!

在場的閩越貴族都十分聰明的沒有再提閩越王的事情。

他們知道,秦國將要在這裏設郡。

閩越王這個稱呼將成為過去。

閩越國也將不再存在。

不過對各部族的首領來說,只要能保障他們的權力和地位,腦袋上管自己的是閩越王,還是秦國任命的郡守,又有什麽區別嗎?

對本地的七閩土著來說,閩越王騶無諸這一系同樣是外來的征服者,並沒有什麽好誓死效忠的。

趙佗不僅拉攏了殘留的閩越貴族,他對秦軍的法紀要求也很高。

秦軍進入閩越後並沒有對當地越人造成侵擾,使得下層的閩越人也對秦軍逐漸改觀。

再加上還有兇殘的南越人這個靶子立在前面,在趙佗不遺余力施展的宣傳政策下,所有的閩越人都將仇恨轉移到了南越的頭上。

秦和閩越是盟友,南越是他們的敵人。

“上將軍的攻心之策真是妙哉,一戰而下閩越,真乃天人也!”

副將殷通率領東線秦軍抵達時,對趙佗連連奉承。

他之前隨馮無擇以閃電戰術拿下閩越,攻速很快。但實際上處處都是隱患,等到騶無諸領著南越人打回來時,就四處皆反,沒有趙佗這樣做的穩妥。

對此,趙佗笑著擺手推功:“要是沒有那些南越人在這裏燒殺搶掠,還殺了閩越王,我大秦想要平定閩地,那還真得費上一番功夫呢。所以此戰之所以能快速定下閩越,那些南越人當得一個大功才是。”

取笑歸取笑。

眼見秦軍形勢大好,一戰而定閩越全境,還得了當地閩越貴族和閩越人的效忠,就有秦將忍耐不住了。

韓信有兵謀,但本質上是個十多歲的少年,連二十歲都不到,第一次上戰場就不免想要表現一番。

“上將軍,如今我軍平定閩越,閩越各部皆歸附投降,並有向南越復仇的心思。不如趁大軍士氣高昂,軍心正盛。上將軍發兵南越,將其一舉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