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策略(第2/2頁)

畢竟自己南征,老婆孩子都要留在鹹陽的,一旦出現什麽變故,就全完了。

所以他想拖下去啊。

只是皇帝明顯不可能等這麽久。

趙佗深吸口氣,還是說出了自己的策略。

第一就是先派任囂和蒙恬兩人前去南方,代替屠睢和馮無擇的位置接掌軍隊,安撫士卒之心,並嚴守兩地。

第二就是他想要皇帝召集國內的醫者研究防治疫病的方法。

關於水蠱寄生蟲,趙佗有方法防治。但這年代的疫病,他還是有些發憷的。

不把這東西研究一下,他不太敢往叢林鉆,萬一中了招那可就慘了。

第三,趙佗建議打造適合叢林作戰的裝備。那些幾米長的矛、鈹要大幅度降低裝備率,改裝刀劍類武器,並裝備鐮刀斧頭之類的用具。

最後關於出兵的時間,趙佗希望定在明年的春耕後。

這樣一來就差不多有一年的時間讓他可以準備。

等到明年這個時間點出兵,不會耽誤今年的秋收和明年的春耕。士卒征召完,抵達南方越地的時間也就差不多到了秋季。

到時候讓士卒在當地先適應一兩個月,訓練配合的同時,還可以提高一下對水土不服的抗性。

然後就剛好是百越的旱季,這個時間出兵,可以將所有傷害降到最小。

且這一年準備的時間裏,趙佗也可以再想辦法了解越人內部的情況。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嘛。

趙佗當眾獻上了自己的平越之策,讓王賁、辛勝等將聽得連連點頭。

安撫軍心,防治疫病,打造適合戰鬥的裝備,這些都可以大大提高勝率。

將時間點放到明年春耕後,更可以讓秦國多有一年的糧食儲備,在後勤壓力上也能輕松不少。

“武功侯,真乃穩妥之將啊。”

眾將稱贊。

始皇帝則是眉頭微微皺起。

趙佗說的平越之策切實可行,聽上去也有必要。

但代價是要等一年啊!

整整一年的時間!

始皇帝眯著眼睛。

當年李信伐楚在冬季戰敗,他可是到了春耕後就讓王翦帶六十萬大軍前去征伐。

從伐楚敗績到復征,前前後後就幾個月的時間,甚至都還沒翻年。

現在對一群百越蠻夷,卻要讓他再等上一年。

讓他這個天下至高無上的皇帝再經受一年的恥辱!

秦軍南征慘敗,還是敗在蠻夷手上。如果他不馬上打回去,那還有什麽天下至尊的威嚴可言。

“此事再議。”

始皇帝沒有當朝決定,也沒有立刻否定,而是疲憊的揮了揮手,準備回去再好好想一下。

平越策略的大事,自然要想清楚再做決定。

當然這一場大朝會,並不是什麽事都沒有定下。

至少主將趙佗,副將任囂和蒙恬都確定了下來。

趙佗如今身負少府之職,不管他的策略會不會被采納,他都要先將少府的事務安排妥當,不可能馬上南下。

所以皇帝就先下令,讓任囂和蒙恬兩人立刻啟程前往百越之地,接掌當地的秦軍。等待中央的下一步命令。

朝會散去。

趙佗看著始皇帝坐在步輦上離去的背影,眼神有些復雜。

“陛下,要有耐心啊。”

……

就在這場針對南方征越之敗的大朝會在鹹陽落幕的時候。

三川郡外,數個滿臉疲憊的秦卒匆匆吃完飯食,跨上當地驛站準備好的快馬,立刻向著鹹陽疾馳而去。

他們來自南方閩越之地。

攜帶著最新的軍情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