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推辭(第2/2頁)

始皇帝心中郁氣更甚,這些老將果然奸滑,見到情況不利,一個個盡數推卻。

好在朝堂上還有一個任囂,他與屠睢關系很好,自然是有為其報仇之心。

在皇帝問詢下,任囂應了下來,只是又說了一句。

“臣願南征百越,為我大秦雪恥。然臣只統率過數萬人的軍隊,對於數十萬大軍尚無統領經驗。軍國大事,不可輕率,故臣只願為副將,不敢為主帥。還請陛下另擇良將領軍,臣願在旁輔佐。”

任囂求戰,讓始皇帝心情寬松了不少。

除了他之外,蒙恬和王離兩個年輕人也都給皇帝面子。

他們都願意領軍南征百越,但也都推脫自己能力不足,只可為副將,不可為主帥。

蒙恬的理由是他雖然跟武功侯打過於越,但沒有帶領大軍的經驗。

王離有帶十萬大軍的經歷,但他推說自己沒有對付越人的經驗。

“都是借口!”

始皇帝很清楚。

任囂、蒙恬、王離這些人為什麽都說只願意去做副將。

因為在他們的心中,有一個人更適合做主將。

那人曾經滅過一個越國,統率過幾十萬大軍出征。

不管是王離還是蒙恬,都做過那人的副將。

有他當前,沒人敢去挑這個南征主將的擔子。

甚至在始皇帝眼中,也同樣覺得只有那個人是最適合前往南方,為他打下百越的主將人選。

始皇帝目光再次落到那個面色平靜,眼睛低垂的年輕人身上。

假裝聽不到嗎?

還是要朕親自來問你?

始皇帝心裏很氣,他之所以不主動問趙佗,還不就是因為之前他曾取笑對方。

他收到馮無擇攻占閩越的喜訊後,就曾在得意下戲謔趙佗說,你不是言百越難打嗎?怎麽朕派二十萬大軍就拿下了,當年要是派五十萬大軍是不是打的更快?

言外之意,正是嘲弄趙佗之前太過誇大百越的難度。

趙佗當時的回答是什麽,皇帝高興之下已經忘了具體語句。但意思差不多就是:“是是是,陛下說的都對。”

當時皇帝還覺得趙佗是被自己取笑的無話可說,等趙佗離開後,甚至開懷大笑。

哪知道打臉來的這麽快,他才笑完沒多久,就收到了秦軍戰敗的消息。

這種時候,始皇帝如果再主動去問趙佗願不願意領兵,怎麽拉的下臉啊。

皇帝也要面子的好不好。

所以他一直在給趙佗主動請命求戰的機會。

只要趙佗主動開口,為他這個君父分憂,那就一切都完美了。

哪知道自己這個平日裏挺上道的女婿,今天竟然假裝不知道他的意思。

好在整個朝堂上,多有皇帝心腹,知道他的意思。

左丞相李斯就站了出來,朗聲道:“臣有一人推薦,若其南征,必定旗開得勝,百越不足為慮。”

始皇帝眼睛一亮,故意問道:“不知丞相所言何人?”

“臣推薦者,乃是當朝武功侯。武功侯曾率兵攻滅於越之國,素有越地征戰經驗,又是我大秦名將。有他出馬,百越必平!”

李斯說話的時候,眼中有激動閃過。

他不知道皇帝和武功侯之間出了什麽問題,為什麽武功侯今天居然沉默,皇帝也不問他。

但李斯知道,這是一個好機會。

趙佗在朝堂的影響力太大了,甚至蓋過了他李斯。特別是建言興工、農之學的事情,讓李斯感受到了威脅。

南征百越,正是一個送走趙佗的機會。

他自然要大力吹噓起來。

李斯開口後,仿佛是眾望所歸一般,眾臣都道:“若武功侯領軍,此戰無憂矣。”

羌瘣更是叫道:“沒錯,武功侯征伐百越,一定打的那群越人蠻子叩首投降。”

真正的眾望所歸。

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在這一刻,都認為武功侯趙佗,才是最適合率軍南征的人選。

有了眾臣開口,始皇帝在趙佗面前總算是下了台階。

這時候詢問,可就不是他主動開口了,而是眾臣的推薦。

“武功侯,可為朕攻滅百越乎?”

在群臣眾望之下,在始皇帝期待的目光中。

趙佗輕輕嘆了一口氣,終於擡起了腦袋。

他看著坐在帝榻上的皇帝,說道:“南征百越,為我大秦復仇,臣自是願意。但……”

趙佗目視著高坐的皇帝:“臣認為現在不是適合攻打百越的時間。”

群臣一片驚訝。

武功侯這是什麽意思?

始皇帝熱切期盼的神色更是瞬間轉冷。

趙佗,這是在婉拒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