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核心(第2/2頁)

只是因為之前戰爭太頻繁了,四面開戰才讓秦國糧秣有些撐不住。

去年休憩了一整年,便給帝國狠狠回了一口血,再加上今年兩路大軍回師,帶回了不少青壯。征兵又是在春耕後,不會耽誤耕種,想來今年也是個大豐收。

昔日秦國靠著關中和巴蜀,連連東出征戰六國,尚且沒有缺糧之憂。

如今有著整個九州天下作為產量地,通過兩年的積累,足以支撐一場大規模的百越之戰。

這大概也是始皇帝發動這一場戰爭的底氣。

朕有錢。

朕有糧。

朕還有數不清的大軍。

百越,憑什麽不能打!

這場大戰勢在必行,誰也阻止不了。

不過這場大戰的發動,將趙佗從興致勃勃的埋頭搞發明中驚醒了過來。

科技救不了大秦!

至少以趙佗現在能夠弄出來的科技還不足以改變。

糧食的增收,金屬冶煉技術的提升,以及各種有利於強國的好東西出現,不僅不能阻止戰爭,反而還會給始皇帝和整個秦國將門不停發動戰爭的底氣。

等到打完百越之後,周邊沒有新的強敵,或許修仙能夠遏制住始皇帝征戰的欲望。

但秦國諸將呢?

說不定還會主動攛掇著皇帝去打身毒。

趙佗閉上眼。

腦海中浮現出羌瘣在朝堂上唾沫直飛,手舞足蹈的吼著要親自帶兵,掃平百越的模樣。以及辛勝、白孟等老將紛紛贊同附和的姿態。

就連屠睢,他之所以一直想要攻打百越,也是為了立功升爵。

趙佗又想到他自己初入秦國的時候,當著始皇帝的面說下的那句豪言壯語。

大丈夫居世,生當封侯,死當廟食。

“是上升通道!”

趙佗睜開眼,已經抓住了問題的核心。

“商鞅的軍功爵制度將整個秦國綁上了不停發動戰爭的戰車,只有不停的征戰,才能讓眾將門子弟升爵立功,讓底層的黔首有往上攀升的機會,這就是秦國之所以能兼並六國的核心原因。”

“但如今天下已經一統,國家形態不一樣了。必須要從一個崇尚軍功的國家轉變為文治國家才是。只是想要讓秦國這輛奔馳了上百年的戰車止步,難呐。”

想到這裏,趙佗就感覺腦袋疼。

要改變這一局面,首先就要弄出一條新的上升通道出來才行。

他的腦中立刻就浮現出了一個東西。

“科舉嗎?”

趙佗又搖了搖頭。

秦朝搞科舉,好像不現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