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海東

屋宇中,群臣注視下。

趙佗這一搖頭,立刻引來一片驚異的目光。

始皇帝濃眉扭在了一起,心頭升起不悅。

他為什麽要點名趙佗來征伐?

一來自然是因為皇帝對刺殺者的極度仇恨。

張良抓不到,但海東的朝鮮和獩貊總跑不了吧。

始皇帝要以天下名將,雷霆之勢,將那些敢參與刺殺的所有蠻夷小邦盡數誅滅,只有這樣才能震懾天下。所以此戰只能勝不能敗,絕不能出現李由兵敗西南夷一類的事情,故而要讓趙佗領兵,這才保險。

二來,始皇帝是要給趙佗一個功封列侯的機會,讓他站在大秦爵位的頂端。

但趙佗竟然搖頭!

這小子莫非不願為朕復仇?

還是覺得朕不應該發起這場戰爭?

始皇帝心裏很不舒服,雙眸緊緊盯著趙佗。

趙佗面色平靜,說道:“獩貊、朝鮮小邦,不識天威,助張良等賊匪行謀逆之事,罪莫大焉,我大秦自當以天兵誅之,以震懾天下。”

趙佗一句話先將自己的態度表露出來,免得始皇帝誤會。

果不其然,見到趙佗表態後,始皇帝的臉色略微松了些。

趙佗這才接著說下去:“然臣昔日隨武城侯及尉公學習兵法,曾聞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裏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今我大秦征戰四方,北有李將軍破擊胡夷,西有王將軍攻伐月氏,南有馮將軍經略百越,任將軍征討西南夷……”

群臣列中,廷尉李斯聽到“任將軍征討西南夷”一句的時候,眉頭跳了跳,眼中閃過一抹哀傷。

話說到這種時候,始皇帝和群臣都已經知道了趙佗想要說什麽。

打仗,那是要錢要糧的!

秦國自從統一後,就征戰不停,東南西北四方開戰。

除了西南小敗外,其余方向盡是凱歌不絕,使大秦領土不停擴張,在西北甚至還擄掠了大量牛馬,看上去真是威武霸氣。

但在這連續不斷的勝利下,秦國府庫中這些年積累下來的糧秣輜重也在不斷消耗。

特別是同時期還有帝陵、宮殿、馳道等大型工程開動,可以說這兩年幾乎將秦國家底掏了個空,財政收入近於赤字,需要向黔首加收賦稅,方能維持今年王離征討月氏的開銷。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要再起大軍,跨海攻打遙遠的海東蠻夷之邦,這怎麽吃的消啊。

治粟內史王戊看著趙佗的目光都有些濕潤起來。

他作為管理國家財政的重臣,壓力一直非常大,連晚上睡覺都在夢裏規劃著財政收支,恨不得將一個錢掰成兩個用。

始皇帝在其他戰事還沒結束前,就要征伐海東蠻夷,王戊自然是一萬個不願意,只是他沒膽子對皇帝說不,只能違心的應和著。

現在見到趙佗站出來,可真是激動無比。

武功侯,好人啊!

相比王戊的感動,始皇帝的臉色卻是再度陰沉了下來。

“所以武功侯的意思,是想告訴朕,這海東暫時打不了嗎?”

“打,自然是要打!臣聞海東蠻夷派遣刺客幫助張良,心中怒火澎湃,恨不得馬上擊滅之!”

趙佗自然不會站錯政治立場,他有自己的思路:“只是臣認為,獩貊、朝鮮不過是蠻夷小邦,其國中少有兵刃甲胄,無強弓勁弩,不需要派遣大軍征伐,只需一路偏師便可輕易滅之,正如昔日孔子所言割雞焉用牛刀!”

“若是臣率軍出征,召集兵馬調運糧秣,需要耗時數月。率軍征伐海東,路途上又要耗時數月,此乃耗糧耗時之事,於國不利。”

“不若遣一使者,奔馳遼東,月余之間便可傳詔於李信將軍,陛下命其從遼東率軍南下,以李將軍之能,旬月之間便可全滅朝鮮、獩貊,如此雷霆滅國之勢,方能展我大秦威嚴啊!還望陛下明察!”

趙佗一口氣說完自己的想法。

據他這段時間的了解,獩貊和朝鮮,真的只是那種菜雞級別的敵人。

所謂獩貊,就是遼東半島一帶的蠻夷族群,分為獩人、貊人,兩族時分時合,在古時又被稱作“北發”,屬於朝貢中原的四方蠻夷之一。其兵勢不強,曾被燕國擊敗並統治,算不上什麽大敵。

至於朝鮮,倒是一個足有八百年多年歷史的古國,乃是當年殷商三仁之一的箕子後代。

昔日周滅商,箕子率殷人跨海逃亡到半島南部,建立古之辰國。在西周晚期,箕氏之國北上,遷往良夷地區,與當地的土著良夷融合,並改國號為朝鮮,就是如今的箕氏朝鮮。

箕氏朝鮮經世代積累,國力稍強,成為半島上的大國。在周室衰微時見到燕國稱王,便也自稱朝鮮王,欲和燕國征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