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奇計破秦(第2/3頁)

秦軍渡過北河之後,威逼陰山下,騎兵在一日夜之間就能直抵頭曼城所在。這時候匈奴人因為有大量牲畜和族人的原因,已經是難以快速撤走,除非他們拋棄大量牲畜,否則就只能和秦軍決一死戰。

只要秦軍正面擊破匈奴主力,北伐之戰則再無懸念,趙佗就能在寒冬降臨之前結束這場戰役。

此戰的另一個意義,則是趙佗利用卻月陣重重的打擊了匈奴人士氣。

匈奴大軍氣洶洶奔來,要以“半渡而擊”阻止秦軍北上。

結果兩萬騎兵圍攻數千秦人,卻慘遭重創。

頭曼單於更是拋下滿地屍體,帶著手下灰溜溜逃走。

這樣的舉動,足以重創匈奴人的戰心。

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士氣和勇氣對一支軍隊來說十分重要,如今匈奴人初戰即敗,再加上之前被幹掉的右大將五千人,恐怕士氣已經是降到了低谷。

“以我士氣如虹之師,來與你匈奴交戰。”

“頭曼,你又當如何應對!”

……

陰山腳下,廣袤的草原,氈帳林立,牲畜牧於原野中。

“大單於,為什麽要撤走!只要再派上一萬人過來,我們就能打破車陣,將那些秦人屠殺幹凈!”

須蔔當眼睛發紅,在氈帳中對著頭曼單於不滿的吼叫。

一旁的烏鹿虛也是死死盯著大單於,滿臉的不滿,之前對於頭曼單於的臣服和敬畏早就丟到了一邊。

這一次河邊圍攻戰,他們兩部加起來死了三千多人,受傷者也有兩三千,可謂是損失重大的,如果說他們能攻破秦軍車陣,將裏面的秦人殺死,奪了他們的甲胄兵器那也就算了,至少還有些安慰。

但問題是眼看著他們付出了巨大傷亡,秦軍車陣搖搖欲墜的時候,頭曼單於不派來援兵也就算了,還命令他們撤退,這自然是讓兩位谷蠡王心中意難平。

此刻不僅是烏鹿虛和須蔔當不滿,帳中諸位匈奴貴人也都一臉質疑的看著頭曼單於,有些懷疑他的領導水平。

頭曼單於冷冷道:“你們莫非忘了河上的秦軍舟師和對岸的趙佗主力了嗎?半渡而擊,當對方一部分人渡河過來的時候,以猛攻之勢一口將其吞下,自然是一個好策略。但如果短時間內吞不下,就該立刻撤退,否則對面的敵人就會源源不斷的前來支援,哪還有什麽將其擊破的可能。”

須蔔當不服道:“可是我們打了半天,對岸的秦軍也沒有過來支援啊!”

頭曼單於冷哼道:“是啊,你們打了那麽久,對岸的秦軍都沒有過來支援,你們不覺得奇怪嗎?”

眾人愣住了。

大家都不是傻子,被頭曼單於這麽一點撥,自然是想到了一些東西。

烏鹿虛咬牙道:“大單於莫非說這是秦人的奸計?專門誘使我們去圍攻他們的車陣?可是他們怎麽知道我們會去攻擊呢?”

“是呀,這一點我也不清楚。”

頭曼單於淡淡開口,目光瞥了呼延蔦和伊韓邪一眼。

伊韓邪一個激靈,立刻叫道:“大單於,我獻上這個策略完全是為了我們匈奴人,秦人的事情我根本不知道!半渡而擊,也是聽鞠太傅和老燕王講的啊!”

呼延蔦也叫道:“是啊大單於,這話確實是兩個燕人教的,和我們沒關系啊!”

“嗯。”

頭曼單於不置可否的點點頭,目光再次從兩人臉上掃過,並沒有看出什麽。

他其實心中也拿不準。

畢竟這兩人都是匈奴貴族,呼延蔦是他的心腹,絕對不可能投靠秦人。

右大將遭遇秦軍夜襲,手下五千人都被秦軍擊破,和秦人有大仇,從感情上來說更不可能是秦軍的人了。

而且“半渡而擊”這一策略,在他看來也確實是一個好計謀,如果用的好,絕對能取得一場大勝。

但為什麽他們這一個半渡而擊會打的這麽慘烈呢?

“多半是趙佗那小崽子奸詐,早就防備了這一招,弄出這種難啃的車陣。”

頭曼單於恨恨的罵了一句,將事情推到秦將趙佗的身上。

這話一出,其他匈奴貴人也都點起頭來。

從秦將趙佗之前的表現來看,確實是個狡猾無比的人,如果說他早有防備,弄出車陣護衛,那確實是說得通。見到匈奴人真的來攻,秦軍剛好就借用車陣來消耗匈奴的力量。

“陰險的趙佗!”

“狡詐的趙佗!”

“我呸!”

帳中響起一片辱罵之聲。

罵完之後,諸位貴人又回到一個現實的問題上。

現在秦軍已經度過北河,直逼陰山而來,與他們之間再無阻隔,他們又將如何選擇呢?

“跟他們秦人拼了,咱們還有十萬騎兵,在草原上他們絕不是我們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