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臣有一策(第2/2頁)

但十二個小人?

“朕欲以此鑄十二大金人,使其立於鹹陽,正好顯示我大秦赫赫威勢!”

秦始皇的聲調突然高了起來,他的腦海裏浮現出十二尊大金人跪在鹹陽宮前的廣場上,那巍峨高大的模樣。

氣派!

光是想想,就讓人高興啊。

“陛下,銷天下之兵以鑄金人,確實是一件宏偉之事。但這金人立於鹹陽,卻是讓天下之人不能瞻仰,無法感受到陛下的威勢。”

“臣倒是想起一件天下大事,或許可以相互結合。”

趙佗開口回答。

秦始皇臉色有些冷下來,說道:“你所言何事?”

趙佗立刻回道:“臣之前走於六國之地,發現各國錢幣異形,流通使用十分不便。”

“比如我秦國用半兩錢,燕國用尖首刀,楚國用蟻鼻錢,魏國用垣錢……各國錢幣不一,重量不等,且諸侯故地還有許多私人鑄錢,導致天下之人苦其久已。如今我秦國天下一統,自是不能讓此情況繼續下去。”

見趙佗說到正事,秦始皇頷首道:“此事朕已經知曉,丞相和少……前少府已在商量統一天下貨幣的事情。我秦國一統天下,六國盡滅,昔日諸侯所使用的的錢幣,自是不容許存在,待到丞相那邊定下,天下貨幣也當定於一。你是少府,掌鑄幣之權,此事後續你自會接手,只是你為何在此時提到這事情?”

趙佗忙道:“臣只是認為,那些天下兵器,如果只用來鑄造成十二大金人,雖能顯示陛下和我大秦的赫赫威勢,但卻不能讓天下萬民瞻仰,未免可惜。”

“故而臣認為,不如將那些兵器分開,鐵器鑄犁,以顯示陛下之德,蔑斥六王。而銅器則可鑄造為錢幣,和統一天下貨幣之事一起實行。”

“臣認為可以在錢幣上鑄印夷人跪伏之象,待到此錢幣流通出去,天下所有持幣之人,都會被幣上的夷人之像震懾。知道我大秦乃是天命所歸,就連四方夷人也要跪伏!”

看到榻上皇帝若有所思的模樣,趙佗又加碼道:“臣認為還可以讓天下名師,畫陛下神武之像,印於錢幣之上。”

“錢幣,乃是天下所有人都要使用的東西,這樣一來,天下萬千黔首,只要使用錢幣,就都能看到陛下之像,感受到陛下的威德,如此做法,豈不更勝於空鑄巨人,萬民卻無法瞻仰?”

秦始皇怔了怔。

不造金人,改成鑄幣。

還在幣上刻夷人跪伏之像,或者是印上自己神武英明的頭像,供天下萬民進行瞻仰?

這個想法,有些新奇啊。

秦始皇閉上眼睛,腦袋裏浮現出一幅幅場景。

一個孩童手中拿著一枚錢幣,好奇的對其母問道:“阿母,這錢幣上的人是誰,好有威嚴啊。”

婦人立刻一臉恭敬的說著:“那是當今皇帝,是那位一統天下,最偉大的帝王!”

“原來竟是皇帝!”

孩童滿臉崇拜的看著錢幣上的畫像。

“皇帝,偉大的皇帝!”

這樣做,似乎還真能將他皇帝的威名傳遍天下,讓每一個黔首都日日看著他的頭像,念誦他皇帝的名號。

看著台上意有所動的秦始皇。

趙佗有些緊張。

他故意在此時提到統一天下貨幣的事情,就是想提醒秦始皇,咱們秦國馬上要廢六國貨幣了,幹這件大事,肯定要大量的鑄造秦幣,會需要很多的銅料。

國家正在缺銅的時候,你卻拿著這麽多銅鐵去鑄大金人,你這皇帝當的安心嗎?

除了擺出這個實際問題外,趙佗又提出了印頭像的思路。

天下錢幣上都印著你的頭像,讓萬千黔首全都天天瞻仰你,這樣帶來的滿足感,豈不比造幾個金人強嗎?

趙佗腦袋裏又冒出奇怪的想法。

“如果皇帝同意此事,秦國的錢幣上全印著他的頭像,後世人挖出來會怎麽稱呼?”

秦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