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趙佗加冠(第2/3頁)

如今六年過去了,趙佗也成了八尺男兒,比趙高還要高上那麽一截,也不怪趙高此刻滿臉感嘆。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趙高便道:“賢弟勿要在這裏耽擱,長公子加冠乃是大事,快速速前去觀禮得好,勿要去的遲了,殊為不美。”

趙佗應了一聲,拱手告別道:“日後若有時間,當與兄長把酒言歡才是。”

“自是當然,賢弟快去吧。”

趙高催促了一聲,看著趙佗告辭轉身,前往郎衛侍立的殿宇,他又不由面露羨慕之色。

趙高想到自己的出身。

母被刑僇,世世卑賤。

縱使他趙高發奮努力,憑借刀筆之才為皇帝賞識,成為常侍近臣,擔任中車府令之職。

但他終歸只是個小官罷了,別看平日得皇帝寵信,還能為其起草詔書,但遇到像這種為公子加冠的大事,趙高就只能留在外面,連接近都不能。

如果沒有趙佗,他還不會升起多大的感覺,但如今有了趙佗作為對比,趙高再次感受到了自己地位的卑賤。

日後皇帝一旦故去,他趙高沒有高爵高職,必將被打入凡塵,定然會淪為一個什麽都不是的小人物。

趙高看著遠處趙佗的背影,以及那一個個被邀請前來觀禮的公卿大臣。

“趙佗是趙國余孽,刺客同黨。但卻憑著努力翻身,數年之內就從一個什麽都沒有的小卒,成為如今功蓋全國的大庶長趙將軍,為萬民敬仰,將尚皇帝公主。”

“我趙高,也想成為他那樣的人。”

趙高滿臉艷羨,眼睛微微發紅,手掌握在了一起。

他的腦袋裏,又想到昔日因範義之事牽連,他被蒙毅治罪將死的場景。

要不是皇帝憐他平日忠懇,趙佗又開口為他求情,恐怕他趙高墳頭上的雜草都有數米高了。

他握著拳頭,喃喃道。

“我也想和趙佗一樣,一步一步往上爬,爬到很高很高。”

……

“章台宮的柱子比鹹陽宮的還大,要是在這裏兩人繞柱,定然抓不住。”

趙佗一進入章台宮的主殿,便被其內部的宏偉壯闊驚了一下,特別是盯著那一根根粗大的負棟之柱,腦袋裏不由冒出一些奇怪的想法。

不過趙佗很快就平靜下來,打量四周,見到諸多公卿皆邁步進來。

普通人家行禮站位,都要講尊卑地位,更別說是皇帝之子行加冠大禮,各方禮節自是更加嚴苛。

趙佗與殿中相熟的公卿打了個招呼,然後便走到為他專門所留的位置坐下。

不巧他的對面正是廷尉李斯,兩人互視一眼,笑著頷首。

不一會兒,皇帝便乘步輦,由郎衛擡入殿中,坐上主位。

“拜見陛下!”

“陛下萬年!”

諸臣行禮之後,此番長公子扶蘇的加冠大禮正式開始。

隨著贊者傳告,束發未冠的公子扶蘇自殿外走來,神情莊重,姿態嚴肅。

他行至阼階後,向帝榻上的皇帝行禮參拜。

“如果不出意外,扶蘇果真是最有可能成為儲君的人。”

趙佗心中暗想。

禮法上所謂“嫡子冠於阼,以著代也”。

也就是嫡長子的冠禮在阼階上舉行,以象征將來要代替父親執掌家族。

秦始皇沒有立皇後,扶蘇不能算是嫡子,但他卻是當之無愧的長子。

秦國立國數百年來,除了少數特殊情況外,基本都遵循的是嫡長子繼承制。

有嫡立嫡,無嫡立長。

有宗法制度的保障,在沒有嫡子的情況下,扶蘇這個長子本身就比其他兄弟更有繼承權上的優勢。

趙佗不知道歷史上的秦始皇,是否也是這樣在章台宮阼階上為扶蘇加冠的。

但在這個時代,被趙佗點醒之後,與楚系外戚徹底劃清界限的扶蘇,似乎已經得到了皇帝的欣賞。

沒有立儲,但在章台宮的阼階上加冠,本身就是一種暗示。

就在這時,隨著贊者的宣示,作為主賓的宗正走了上來。

宗正是個垂垂老朽,滿頭白發,他的職位是九卿之一,一般由王室的德高望重之人擔任,專管皇室親屬。

皇帝的長子行冠禮,負責加冠的主賓自然非宗正莫屬。

所謂加冠,便是由主賓為受冠者戴上冠,將頭發束住,代表正式成年。

加冠一般是三次,第一次加緇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後授以爵弁。

每次加冠完畢,都由主賓對受冠者讀祝辭。

“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

趙佗看著老宗正為扶蘇戴好冠後,念叨著充滿祝福的話語。

帝榻上的皇帝,也是面容溫和的看著自己的長子。

“有爹的孩子,可真好。”

趙佗看著這一幕,心中很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