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舌戰群儒(第2/2頁)

周赧王雄心勃勃,立刻帶兵西進,同時號召諸國出兵。

面對周赧王的號召,關東諸國中一些國家還照顧他面子,象征性的派了點人,但更多的則是直接無視,這讓周赧王合縱攻秦的大計遲遲無法實施。

幾個月後,周赧王攻秦計劃破產,雖然一仗未打,但軍費花了個精光,他只能灰溜溜的帶兵回國,然後就被前來要債的債主圍困。

周赧王無錢可還,就讓人關閉宮門,將債主擋在外面。債主在外面大罵大鬧叫嚷還錢,周赧王聽得心煩,就躲進宮中一處高台,後來還真將這筆賬給賴掉了。

此即為“債台高築”的來歷,而那位周赧王也成為有史以來身份最高的老賴。

殿中響起一片輕笑聲。

是啊,什麽周有八百年天下,到了後面,他周天子連借國人的錢都還不起,還被債主圍堵,這樣的天下也能算嗎?

帝榻之上,秦始皇嘴角泛起淡淡的微笑,似乎也被這件趣事笑到。

但他的眼中卻有冷芒閃過。

在他眼中,整個天下都是皇帝所有。

皇帝要什麽,天下之人,都該予取予求才對。

竟敢向天下之主要錢?

反了他們的!

周天子的下場,確實要引以為戒。

漆雕畢被趙佗用這例子說的滿臉通紅,倒是真不好說周有八百年了。

後面的周天子,那是真的憋屈。

眼見淳於越和漆雕畢接連被趙佗的堵了回來,博士仆射周青臣眉頭一皺。

他高聲道:“封藩建衛,以屏護中央。昔日正是周有分封之制,方能在犬戎之禍時得諸侯相救,周平王才能夠東遷洛邑,再續國祚!如果昔日周不分封,那遇到這般犬戎之亂,誰能救之?”

周青臣不愧為博士仆射,一句話點出了分封制的好處之一。

那就是諸侯能在中央朝廷遇到危機時,勤王救國,作為外之輔弼。

殿中重臣聽得連連點頭,這確實是一大好處。

趙佗眼睛微眯,想起昨晚從酈食其那裏得到的知識,厲聲道:“周仆射欲斷章取義欺我乎?”

“你口口聲聲言昔日犬戎之禍,諸侯救之,以存周祚。那你怎麽不說,當初宗周的犬戎之禍,又是怎麽引起的,還不都是你口中所謂的外為輔弼的諸侯!”

“周幽王改立太子,乃是天子家的事情。但作為諸侯的申侯卻聯合鄫國,勾結犬戎與天子相鬥,方才發生宗周之禍!”

“且周幽王被殺後,邦君諸侯立王子余臣為天子,是為攜王。申侯、晉侯等則立勾結犬戎的平王為天子!二王並立,兩周相爭,晉文侯又襲殺周攜王,扶平王東遷洛邑!”

“平王乃勾結犬戎弑父之徒,而被諸侯立為天子,至此天子之威淪喪殆盡。割王麥者有之,射王肩者有之,問九鼎之輕重者有之。天下諸侯誰又真的將周天子看做天下共主!”

“所以周仆射所言之輔弼諸侯,乃是殺天子者?立天子者?亦或者肆意欺淩天子者?”

殿中鴉雀無聲。

諸博士臉色發白。

帝榻之上,秦始皇眼神冰冷。

正如趙佗所說,犬戎之禍正是諸侯勾結蠻夷所致。

周朝分封的諸侯,殺了周天子!

“所謂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分封之制,前幾代或許因血親而無礙,但至於數百年後,諸侯相互疏遠,彼此互生仇讎,甚至叛起而反殺天子,豈不更是大禍乎!”

趙佗的話並未到此結束,他聲音更加高昂,對著諸位支持分封的博士,怒斥道:“不,諸侯之叛,還到不了五世。諸公今日在殿中大言分封諸侯的好處,那我秦國之前就沒有分封過諸侯嗎?”

“諸公,爾等可還記得我秦國蜀侯三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