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四方傳蕩(第2/3頁)

“何事?”

“趙將軍在甄城大敗齊軍三十萬,逼殺齊國大司馬。兵進臨淄,威嚇齊王開城投降,如今齊國七十余城已盡數插上吾秦國旗幟。趙將軍,滅掉了齊國!”

李信怔了怔。

趙佗,滅掉了齊國?

那個曾經需要自己保護的少年,竟然已獨自帶兵滅掉了齊國嗎?

李信深深吸了口氣。

他再次轉頭望向北方。

“該對東胡動手了,吾當把這些蠻夷盡數驅逐於長城之外,在整個遼東插上我秦國的旗幟!”

李信眼中綻放出強烈的戰意。

趙佗已滅齊國,他也當完成自己的任務。

李信將在此地完成蛻變與新生,帶著收復遼東的榮譽,再回到鹹陽。

到了那時候,他才能真正的和趙佗相對而坐,共談往事。

“趙佗,等著我回去。”

……

燕地,碣石附近的一處小城邑。

“子房,你可知我今日聽到了什麽消息!”

公孫信大步走來,臉色有些難看。

張良擡頭看了一眼他的神色,輕聲道:“齊國滅亡了麽。”

公孫信苦笑道:“然也,齊國真的被趙佗拿下了,其滅亡速度之快,真是讓人驚訝啊。”

說到此處,公孫信又忍不住怒道:“齊國也是萬乘之國,號稱帶甲百萬,結果甄城一敗,齊人就連抵抗的意志都沒了。”

“聽說趙佗只派了個說客入城,憑一張嘴巴就把那齊王給說降。齊國七十余城啊,數月之間就亡了。我還從沒聽過一個萬乘大國,被人一張嘴說降的。”

聽著公孫信的抱怨,張良卻是神色一動。

“竟然是靠著說降滅亡齊國。以此來看,趙佗之前屯兵東郡不進,給齊人時間聚兵,就是一開始打著畢功於一役,攜大破三十萬齊軍之威而逼降齊王啊。這趙佗可真是好大的氣魄!”

張良低語著:“我的選擇果然沒錯,王翦雖老,但有趙佗這種人物為秦將,六國之人縱使聯合,也無法在戰場上擊敗秦軍。想要復國,只能靠刺殺啊。”

公孫信皺眉道:“子房你之前說夷人之中有壯士,欲要前往尋之。然吾等已滯留燕地快一年了,如何能穿過遼東,前往夷人之土?”

“還不如在燕趙之地尋壯士,燕趙乃慷慨悲歌之地,壯士甚多,說不定能尋到相應人選。”

他們去年就聽燕人說,東夷之中有壯士,可為刺客。

張良有前往夷地尋人之心。

但隨著李信征伐遼東,整個遼東之地打成了一團亂麻,他們只能留步於燕地,絲毫不得寸進。

“六國之人已被秦軍嚇破了膽,想從中找到刺殺秦王之人十分艱難。燕趙慷慨之士甚多,沒錯。但你可還記得高佗此人?”

“有此人在前,難保以六國之人為刺客,不會被其背叛,到頭來反而出賣吾等啊。”

“若想順利完成刺殺大事,還是得找不識秦王威嚴的夷人才行,這樣才不怕被其出賣。”

張良眼睛微眯,對公孫信道:“趙佗既然滅了齊國,天下土地皆為秦王所掌,吾等當盡快行動了,如今陸路不通,那就尋海船,想辦法浮海東去,尋刺秦之壯士。”

公孫信滿臉驚愕:“浮海東去?”

……

關中之土,鹹陽城。

一支車隊抵達鹹陽郊外,灞水橋邊。

此刻橋邊,正有一年輕男子帶著仆從立於此處。

見到車隊前來。

那年輕男子頓時滿臉喜色,向最前方的騎馬男子迎了上去。

“兄長,你回來了。”

戰馬之上的男子,看上去年歲已過三十,方臉大眼,頜下留著稍長的胡須,看上去顯得有些成熟。

“吾弟。”

李由應了一聲,看著迎接自己的弟弟,臉上露出一抹喜意。

李於大笑道:“恭喜兄長回鹹陽,兄長在南郡攻伐夷人,連立功勛,使得南夷俯首,獻貢物於大王。如今兄長回來,想來是另有高升了。”

李由笑了笑。

他去年南下,任職南郡郡尉,負責征伐反叛的夷人,雖然中途出了些小問題,但卻影響不大。

如今他已經是圓滿的完成了這個任務,在放火燒山的威脅下,他李由的兇名於整個南郡的夷人中傳播,讓各地夷人紛紛俯首歸降,納貢稱臣。

任務完成,奏捷報於鹹陽。

然後李由就收到了大王嘉獎,並召他回鹹陽的詔書。

雖然那詔書內容十分的公式化,但其中幾個帶有嘉獎意思的字詞還是讓李由很興奮。

那是大王對他的認可。

而召他李由回京,想來也是另有重任罷,或許真如他弟弟李於說的,此番回來另有高升也說不定。

就在兄弟兩人談論間。

遠處函谷方向有數騎快馬奔馳而來,其速極快,看其裝扮,赫然是緊急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