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秦王震怒(第2/2頁)

“時至如今,縱使寡人滅諸侯之社稷、隳其都城,卻不傷其平民黔首,也不殺諸侯之公子王孫,皆視為秦之子民。”

“何也?”

“乃七國皆為夏之族屬也!”

秦王政越說越怒,聲音高亢道:“昔時,我秦之先祖,為周守西垂。周王遣我祖秦仲,使誅西戎。西戎殺仲,周王又以仲之子五人,與兵七千,使伐西戎,破之。乃封我秦之祖為西垂大夫。至於仲之長孫世父,曰:戎殺我大父仲,我非殺戎王則不敢入邑。遂將兵擊戎,讓位於其弟襄公。”

“待得宗周罹難,申侯引犬戎之兵入鎬京,殘虐王幾,我祖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始封我秦之先為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曰: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我秦之先祖,世代皆與戎狄戰,漸有昔日周之岐豐。至於穆公,更是益國十二,開地千裏,霸於西戎。”

“冠帶諸國,非只我秦國與戎狄為仇。昔有齊桓、晉文尊王攘夷。近有爾趙之武靈王變俗胡服,破林胡、樓煩,築長城以禦胡。至於李牧,更大破匈奴,使胡人不敢入寇趙邊。就連燕國,亦有良將秦開,卻東胡千余裏,為燕辟遼東之土。”

“嗚呼!”

秦王政長嘆之後,勃然怒道:“昔日燕趙之國,尚有李牧秦開,破胡辟土。而今日,殘代醜虜,逃竄燕寇,竟為禦我秦國,欲要借匈奴之兵南下。爾等是要做昔日引犬戎入寇宗周的申侯乎?”

“代人表面乞降,卻暗結冠帶之仇寇,此等行為,寡人甚惡之,必將遣大軍北上,盡滅燕代殘虜,以振華夏之威!”

秦王政高聲厲斥:“給寡人將這代地醜虜轟出去!”

“轟出去!”

秦國眾文武一齊高喝,聲若震雷。

代使趙敬和趙歇臉色慘白,還未開口,便被收到命令進入殿中的郎衛,給叉了出去。

在被趕出殿前,趙敬和趙歇驚惶的向殿中張望。

這一刻,趙敬終於從人群中看到了一張年輕的有些熟悉的臉。

和他的父親長得很像。

趙敬在這一刻,終於見到了他一直想找的趙佗。

只是,趙佗的臉上,全是憤怒,眼睛裏都要噴出火來。

“大王,代賊勾結匈奴,臣請滅之!”

“大王,吾等請戰,願滅代國!”

眾臣紛紛高聲叫嚷。

就連趙佗也是面帶怒色,拳頭緊握。

他終於明白為什麽秦王政如此不待見代國使臣了。

並非是因為對方國力弱小而看不起,實乃因為趙嘉勾結匈奴,而感到憤怒。

自上古以來,華夷之戰就從未停止過。

冠帶七國的內戰,不管是誰打贏,誰統一,那都是諸夏自己的事情。

秦也好,趙也罷,甚至是南方自稱蠻夷的楚人,那也都是左襟右衽的冠帶之國。

而北方的匈奴呢?

披發左衽,真正的蠻夷戎狄。

孔子那句話說得好:“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

若是蠻夷殘虐諸夏之地,華夏之民又將處之何地?

試看日後的五胡十六國。

如今代國要將諸夏統一的內戰,變成引蠻夷南下的外戰,豈能讓人不怒!

秦殿之中,呼喊滅代之聲此起彼伏。

秦王政卻怒容漸收,掃視一眼殿中諸臣,朗聲道:“少上造趙佗。”

“臣在。”

趙佗立刻拱手出列,大聲回應。

秦王政語帶決然與霸氣,高聲道:“寡人命你率諸夏之兵,北入代地,滅醜虜趙嘉而還。”

趙佗昂首,朗聲領命。

“臣趙佗,遵大王之命。”

“臣必滅代國醜虜,掃除胡夷,以宣秦德,揚諸夏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