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秦宮賜爵(第2/3頁)

扶蘇轉身,望向渭水對岸。

凱旋的軍隊已經走入鹹陽城中。

叛賊熊啟的屍身,亦在其中。

他低語著。

“我為秦國公子,你是楚國偽王,更是我秦國叛賊。”

“我當親鞭爾屍,為父王和秦國復仇雪恨。”

……

趙佗重新跟隨王翦踏上戰車,在鹹陽人的夾道歡迎中,向著渭水北岸的宮室行去。

和往昔的歡迎儀式一樣。

迎接他們這支凱旋隊伍的除了那些興奮的百姓庶民,更有披甲持劍的武士站立在通往秦宮的道路兩側,以劍擊盾,唱著威武的戰歌。

樂官們敲鐘擊缶,為其譜奏出激昂雄壯的樂曲。

在那陣陣威武的歌聲中。

趙佗心情激動澎湃。

雖然經過數年的沙場磨煉,他的性格已頗為沉靜,但在歷經數千裏的南征北戰後。趙佗對鹹陽,對於鹹陽中的那些人的想念依舊難以遏制。

相比於沒有歸屬感的趙國,這裏的秦都鹹陽,才是他在這個時代真正的家。

如今,他回家了。

“大王。”

“公主。”

“還有李將軍。”

“我回來了!”

……

叛賊熊啟的屍身被郎中衛隊帶走,據說是要拉去秦國宗廟獻捷,讓秦國的歷代先公先王看到,那個背叛了秦國的叛賊熊啟,已經被秦將擒殺。

李信伐楚時遭遇的大敗恥辱,已經徹底洗涮。

秦國,依舊是那個天下無敵的秦國!

凱旋獻捷之後,又到了飲至、舍爵、策勛的環節。

論功行賞,開慶功宴。

或許是這一次滅楚的功勛太大,秦王政對此特別重視。

不僅是上將軍王翦,以及趙佗、羌瘣、楊原這些裨將軍,此番參與伐楚之戰的軍候以上的秦將,竟然全都被允許入宮受賞,並參與晚上的慶功宴。

當然,這些軍候、校尉級別的秦將只限於入宮參加慶功宴。

正式上殿受賞的仍然只有王翦和諸位裨將軍。

“上一次咱們可是跟著將軍一起上殿,被大王封賞的。大王還親口問過我黑臀,那場面如今回想起來,都讓我無比激動。可惜呀,這一次可就沒有咱們的份呢。”

黑臀跟著眾將踏入秦宮,邊走邊惋惜。

身側,涉間瞪了他一眼:“此番入宮受賞的可是凱旋的所有校尉軍候,加起來足有數十人之多。這般人數,怎麽可能一起上殿拜見大王。能讓吾等進宮受賞,便已經是莫大殊榮了。”

就在眾將邊走邊聊時,人群中,一個軍候滿眼死灰,走路僵硬。

諸將皆有功,唯有他一人戰敗。

此番若是大家都有賞賜升爵,反而他被削爵貶斥,那可真是丟人丟到越地去了。

恐怕就連他的父親,都會因此擡不起頭。

“李君勿要心慮,此番回鹹陽,我會去邦尉府,向尉公講述你的功勛。我任囂的軍功,有你的一半。”

任囂走過來,拍著胸脯保證。

李由嘴角抽了抽,側過臉去。

眼角的余光,剛好瞥到遠處,上將軍王翦,正帶著有功的裨將軍們登上丹陛,向大殿走去。

其中,有著一個少年將軍。

“趙佗。”

李由咬著牙,心裏充滿了復雜的情緒。

……

秦宮殿上。

主管禮儀祭祀的奉常,親自指揮著屬下的樂官們演奏著為王慶功的樂曲。

慶祝和贊頌著,秦王砥定荊楚的驚世功勛。

“撻彼殷武,奮伐荊楚。深入其阻,裒荊之旅。”

“維女荊楚,居國南鄉。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曰商是常。”

趙佗聽在耳中,有些激動。

“此乃《殷武》,是稱頌殷王武丁討伐荊楚,擊破南地蠻夷,無數諸侯向其臣服的贊歌。”

趙佗乃是嬴姓趙氏的子孫,對於此曲十分的熟悉,甚至很清楚秦王命人奏響此曲的含義。

嬴姓秦國,乃是殷商遺民,在血緣上和商人十分接近。

嬴姓的遠祖,是殷商的貴族。

秦趙兩國的共祖飛廉,是商紂王最為寵愛的駕車禦者,是真正的親信大臣。

其中秦國的祖先,飛廉的長子惡來,更是為殷商死難,被周武王所殺,導致其後裔長期沒落,直到非子為周王養馬,方才有了翻身的機會。

所以在某些方面,秦國常以殷商的繼承者自居。

比如秦人繼承了殷商的人殉,君王去世,常殺人殉葬,一次可多達一百八十人,直到秦獻公時代方才廢除這個傳承自殷商的傳統。秦國的人殉規模和殘酷是周人遠遠不及的,故而中原諸侯視秦為蠻夷,未嘗沒有此種原因。

而此番秦國滅楚。

秦王政以此《殷武》為曲,正是要顯示,從殷商至今,近千年來中原政權都未能消滅的荊楚蠻夷,正式在他手上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