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秦亦有神(第2/2頁)

“咱們這位楚王……還真是與眾不同啊。”

敵國大軍兵臨城下,不嚴守城池認真準備城防,反而祈求天神發威,誅滅敵軍,這種操作可真是讓人驚訝。

不過趙佗仔細一想,這行為其實也符合時代背景,別說是在這古老的戰國時代,就算是到了一千年後,這樣的事情同樣不缺。

他如果沒記錯,就在後世的靖康之年,金軍兵臨汴梁城下。

面對亡國之危,兩位宋帝請出“道法大師”郭京。

大師當場做法,弄出一支“六甲神兵”。

此神兵號稱有神符護體,刀槍不入。

神兵出城,迎戰金軍。

再然後,便是靖康之變,二帝北狩。

以趙佗之見,這城中的楚王負芻作為,和後世的兩個宋帝,還真有異曲同工之妙。

負芻也是個妙人啊。

趙佗笑著搖了搖頭,轉頭時卻發現周圍幾個老實的將吏,以及後方的秦軍中有不少人臉露擔憂之色。

“將軍……你說這楚王該不會真的請來天神,將咱們誅滅了吧。”

一向膽大無比的黑臀,此刻竟滿臉憂慮的開口。

不僅是黑臀,除了涉間依舊面無表情外,西乞孤、張賀、白榮,以及盧綰、鐘離眛、蔡武等楚人也都一臉憂色。

趙佗恍然。

他來自後世,自然不怕負芻搞出來的這種裝神弄鬼的操作。

但趙佗手下的軍將士卒可都是本土人士,從小生活在滿是迷信的社會中,哪能輕易摒棄神鬼之說的影響。

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這時代,不僅是楚地奉祀鬼神之風甚濃,就連西方的秦國也是從上到下都信鬼神之說。

秦國不僅有官方祭祀的上帝和山川自然神,民間亦有陳寶、怒特、虎候等一系列雜祀。

可以說鬼神之說,早已浸透了這個時代大部分人的內心。

趙佗此時不可能說什麽“鬼神之說不可信”之類的話,因為那完全不符合時代背景,是完全不起作用的東西。

他眉頭一挑,張口呵斥道:“爾等怕個什麽?吾等奉大王旨意,上帝之命征伐荊楚,自有我秦國之神庇護,安能怕他楚地之神!”

“莫非他楚國的神,還能誅我秦國的人不成?”

“若能如此,那我秦國祭祀的諸位上帝,豈能與之幹休!”

趙佗一聲吼,將眾人驚醒。

是啊,咱們可是秦國的大軍,生死自有秦國的神靈管。

你楚國有神,我秦國就無神不成?

《書》雲:惟皇上帝,降衷於下民,若有恒性。

《詩》又雲: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觀四方,求民之莫。

秦國繼承商、周之神靈祭祀。

歷代秦王都會祭祀黃、赤、青、白四位上帝。

秦人背靠四位上帝,何懼楚神!

秦軍士卒憂慮大去,許多人嘴裏也念叨著自家秦國神靈的名字,尋求庇護。

眼見軍心重新振奮,趙佗不再遲疑。

想要徹底破除士卒對鬼神的恐懼,最好的辦法,便是將其擊碎。

管你楚王召喚什麽大司命,少司命。

哪怕東皇太一來了。

也得先吃我一砲再說!

“巨砲調試,準備發射!”

……

這時候,城頭上的祭祀儀式也已經到了最後的關口。

“乘龍兮轔轔,高馳兮沖天。結桂枝兮延佇,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願若今兮無虧。固人命兮有當,孰離合兮可為?”

當那拗口又充滿神秘的祭祀之音到達末尾時。

楚王負芻神色激動,眺望上天,對著那雲彩之中,似乎真的降臨的天神大聲祈禱。

“請求大司命降下神威,誅滅城外秦軍,以及所有背叛楚國的逆賊!”

“請大司命,收了那秦將趙佗的性命!”

就在楚王負芻聲音高昂,滿眼希冀神靈出手的時候。

壽春城外,秦軍的巨砲也已經對向了城頭,調整好了角度。

趙佗立在戰車上,看著遠方城頭上那離奇的一幕。

他拔劍而指,大喝道:“開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