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焚舟破釜(第2/3頁)

“彭城被下相楚軍攻擊,我至少要調五千人回去守衛方才能保證糧道不失。如此一來,這裏就只剩兩萬人。而他項渠在睢水西岸屯有三萬楚軍,如今又調相邑的五千人南下支援,加起來就是三萬五千人。”

“呵呵,削減我軍兵力,然後增加他楚軍的兵力,最終形成三萬五千人對我兩萬人的優勢局面,這項渠還真是會用兵法。”

“想要以眾擊寡,一戰建功麽。”

趙佗神色凝重。

項渠的一系列調度,確實展現出了一個優秀將領的素質,讓他無法輕視。

更何況,楚軍不僅人多,在此處戰場更兼有天時和地利。

睢水沿線乃是楚國故地,項渠麾下一部分楚軍就生長於睢水兩岸,都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對於此處的地理絕對比外來的秦軍熟悉,此乃地利也。

如今正值寒冬,雖未有大雪落下,但也是寒霜罩地,冬風呼嘯,對於來自遙遠關中的秦人來說,這個身處異國他鄉的冬天非常難熬。

項渠麾下的楚軍卻對這裏的氣候早已適應。對楚人來說,從小到大的冬天都是這樣,故而適應性比秦軍高的多,在冬日打仗如魚得水,此乃天時也。

……

夜色下,項渠站在睢水岸邊,眺望對岸的秦軍營寨,那裏屯聚著五千人的秦軍。

“秦軍在昨日便調了一部人馬北去彭城,斥候雖未探出人數,但應有五千人以上。如此在這睢水東岸的秦軍就只剩下兩萬人左右。”

“相邑援軍會在明日抵達,將軍在明日渡河,就可以和相邑的援軍對秦人進行夾擊,一戰建功。”

景同眼神發亮,聲音中隱帶興奮。

他雖然對那趙佗很忌憚,但如今楚軍在項渠的操作下占據了極大的優勢,相比趙佗的秦軍,他們可是足足多了一萬五千人啊!

雖說趙佗曾在齊地大破十萬齊軍。

但他們楚地兒郎,豈是那些蠢笨如豬狗的齊人能夠相比的。

一萬五千人的優勢,在加上有項渠這般猛將帶領,以眾擊寡,勝算還是很大的。

項渠同樣意氣風發,他伸手指向對岸籠罩在夜色中,燃起營火的秦軍營寨,傲然道:“明日此營,當為我兵鋒所踏!”

他轉頭對景同道:“明日一早便按計劃進行,派一部人馬在此佯裝渡河,吸引此處營寨的秦軍,我則親率大軍從下遊十裏渡過睢水,然後迅速擊破此寨,再乘破營之威,直取竹邑秦軍,與相邑來的五千兵馬進行夾擊,共破趙佗於此地!”

景同已對項渠策略服氣,如今又被項渠的豪言壯語聽得熱血沸騰,立刻昂首朗聲道:“將軍此番必定大破秦軍,救我楚國於危難之際!將軍豪氣,真乃世之大丈夫!”

到了第二日淩晨,天還未亮。

項渠按照原定的作戰計劃,帶著麾下兩萬精銳來到符離塞下遊十裏處,利用這段時間悄悄聚集在此地的船只,在夜色的掩護下開始搶渡睢水。

在符離塞附近,則有景同帶著剩下的一萬人在那邊做佯攻動作,以吸引睢水秦營的秦軍注意,對真正的渡河部隊進行掩護。

“睢水綿長,處處皆是我軍渡河之所,秦人根本攔不住。且秦軍畏寒,夜間只能縮在營中,正是我軍渡過睢水的好時機啊。”

項渠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眼見睢水對岸並無秦軍哨兵巡視,他麾下的楚卒已經開始乘舟渡河,一切看起來十分順利。

時間流逝,到了天明,太陽初升的時候,溫暖的冬日光芒灑落在大地上,讓凍了半夜的楚軍士卒們緩了口氣。

哪怕他們生於楚地,早已適應了本地氣候,但大半夜的跑出來渡河,還是冷的人瑟瑟發抖。

好在經過半夜搶渡,這兩萬人也都渡過了睢水。

“焚燒舟船。”

項渠開口,下達命令。

麾下將吏驚呆了,燒了船,他們若是打了敗仗,那還怎麽過河?

項渠卻將眾士卒聚在一起,在這冬日暖陽下,用他項家人特有的大嗓門叫起來。

“二三子,如今秦人侵我楚地,占我城池,奪我積蓄,我楚國已到了危急存亡之際。”

“此戰若是不勝,則我楚國就將亡於秦人之手,二三子和家中親人亦當淪為秦人囚虜,或被砍下首級充作軍功,或淪為秦人隸臣,世代為奴。”

“今日二三子唯有隨我擊破秦軍,大敗趙佗,方能救我楚國於危難中,二三子方能保住我楚人的故土家鄉,二三子之親人後嗣才有活命的機會。”

“故此戰,不僅關系著我楚國的命運,也關系著二三子與各親屬之命運。此戰勝,楚國存,楚人在。此戰敗,楚國亡,楚人亦歿。”

“所以此戰,唯有戰勝二字,吾等當有進無退,有勝無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