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楚將染病

“竹邑府庫中的糧食被楚人搬走了大半,剩下的在今天城破時也被一把火燒了。所以我這兩萬多人還有缺糧之危?”

趙佗眉頭一挑。

他此番帶三萬人南下,沿途各個城邑都留有士卒駐紮,用以保障後路安全和糧秣輜重的運輸,其中以彭城最多,駐紮了整整四千東郡兵。

彭城控扼四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樞紐城市。在被秦軍占領後,很有可能遭受到來自魯地方向的楚軍襲擊,必須要留下足夠的守備力量。

故而趙佗帶到睢水之畔的秦軍,就只剩下兩萬五千人左右。

但好歹是兩萬多人啊,每日吃糧都是個大問題。

“將軍,府庫存糧雖然被燒了,但剛剛秋收完,附近鄉邑和城中楚人的家裏應該有不少存糧,吾等可征過來,足夠大軍吃上一段時間,等到彭城處的糧草運來便會無虞。”負責糧草後勤的二五百主西乞孤,提出一個建議。

黑臀也叫道:“就是,那些楚人家裏肯定有的是糧食。咱們去征上一波,保證大家都有吃的。”

聽到麾下將領的建議,趙佗略猶豫了一下。

所謂征糧,就是強搶。

從普通楚人手中搶糧,必定讓這些人心中記恨,對秦軍生出巨大的怨氣。

這大概就是對面楚將燒糧的目的之一,給秦軍在此地的占領埋下隱患。

一旦秦軍戰事失利,那些心懷怨氣的楚人便是威脅。

“征糧啊……”

趙佗略一思索,便有了主意。

“吾等秦軍可不是楚王那般的強盜,咱們不強征,而是買糧!你們把竹邑府庫裏的錢幣全拿出來,從本地楚人手中收購。”

“另外要注意,不能把這些楚人家中的糧食買完了,要給人留一些活命的糧食。”

諸將愣了下,雖驚愕於趙佗花錢買糧的命令,但因為趙佗的威望,他們沒有提出疑問,還是順服的拱手領命,下去準備買糧之事。

趙佗松了口氣。

花錢買糧,這樣一來,在彭城處的軍糧送達前,秦軍的糧草問題算是解決了。

秦軍一手握劍戟,一手拿錢幣,相信竹邑和附近鄉邑的楚人會很“樂意”將糧食賣給秦軍。

這些楚人心中的怨氣,相比秦軍空手強征肯定會小上許多,對於秦軍的占領就不會有那麽敵視。

且使用這樣的政策,秦軍不用擔心背負強征糧食的惡名。

反而花錢買糧,倒是可以大大宣傳一波。

和楚軍兇神惡煞“強搶”民糧相比,秦軍可是能冠上一個“仁義”的名頭,有助於宣傳他趙佗和秦軍的正面形象。

至於花的那些錢,反正都是竹邑府庫中所取,那些楚軍在城破時只顧著燒糧,府庫中的錢幣倒是剩了一大堆,足夠買糧花銷了。

且趙佗若是沒記錯的話,要不了幾年,秦國就會取締這些原本六國發行的貨幣,在整個天下強制推行秦國的半兩錢。

所以這些楚國的錢幣,現在不花出去還留著幹啥?

等著楚幣生崽,一起報廢嗎?

……

解決完軍糧問題,城中零星的反抗力量也被秦軍鎮壓下去,等到局勢安定後,趙佗帶著麾下親信,前往睢水沿岸,查探此處的地理情報。

時已入冬,河邊上寒風呼嘯,水邊有枯黃的蘆葦在風中搖曳,看在眼中,頗有一番秋冬蕭瑟景象。

“冬日水量頗少,我軍若要渡河倒是很輕松。”

趙佗望了眼身前流淌的睢水。

竹邑建在睢水邊,本身就有通向對岸的碼頭,兩岸地勢很開闊,適合渡河。

再加上此段河水並不是很寬,且因為入冬的緣故水勢平緩,他這兩萬人若要過去,其實並不難,而且……

“楚軍居然沒在對面據守?”

鐘離眛低語一聲,眾人擡眼望去,只見睢水對岸除了在寒風中搖擺的蘆葦水草外,並無一人蹤跡。

一般來說,楚軍提前秦軍數日抵達,還將竹邑的存糧搬了大半,為了防止秦軍渡河,他們定會在對岸紮下營寨,日夜讓斥候沿河水巡邏,並派遣哨兵駐守各處渡河口岸,防止秦軍找機會渡過睢水。

這也就是之前軍議的時候,趙廣和涉間兩個校尉所說的,秦軍先占據竹邑站穩腳步,然後與對岸楚軍對峙,再尋找過河的契機。

但如今河對岸卻無楚人蹤跡,有些出乎眾將預判。

趙佗挑了挑眉,轉頭看向隨侍在側的盧綰,考校道:“阿綰,以你之見,對岸沒有楚軍駐守是為什麽?”

盧綰略一思索,開口道:“稟將軍,以綰之見,對岸楚軍沒有駐守此地,有兩個可能。一個可能是對岸的楚將被將軍的威名嚇住,故而不敢輕易對陣。另一個可能則是對面在使詭計,故意讓出渡河口岸,等到我軍掉以輕心,開始渡河的時候,他們便可半渡而擊,重創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