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復國之謀(第2/3頁)

“這一亂就是吾等的機會,只要這時候田沖能趁亂出兵攻秦,定然大獲全勝,數萬秦軍將喪生於此地矣。”

“東郡出事,則秦楚戰場必然有變,王翦顧慮東郡陷落,怕背後遭遇齊軍襲擊,就會露出破綻,被那項燕所趁……”

“如此之下,秦軍數十萬人大敗,再無掌控關東之力。吾等則可趁勢西進,讓昔日韓、魏之地盡數脫離秦人之掌,扶各國宗室上位,重復列國社稷。依陳馀之見,譬如在座的橫陽君勇謀皆備,當可為新的韓王。”

咕咚。

橫陽君韓成吞了口唾沫,連稱不敢。

但其心中,神魂蕩漾。

復舊國,當韓王。

誰不想啊。

陳馀微微一笑,又起身掃視諸人,大笑起來:“秦軍敗歸函谷,韓、魏復國,吾等則再可說動齊、楚之軍,與韓魏聯合,北上而結代王,為其驅逐秦寇,復趙地舊土。則天下之間,趙、魏、韓三國皆復矣,到時再尋找那位逃脫秦人追捕的燕王,助他再收復燕地疆土,如此一來,天下七國,又將重列於世間!”

“故此諸位可不要小看這刺殺屠睢之事,此事關系到吾等復國大業!”

營帳之中,韓、趙、魏、燕四國之士皆聽得雙目發亮,呼吸急促起來。

他們在齊國活動,搞出種種陣仗,不就是為了讓舊國復立嗎?

如今聽陳馀一說,只要殺了那屠睢,則復國在望。

此等未來,何其勾人心神也。

“好!陳君之言,我趙地之士定然支持!”

“我燕地勇士也全力支持陳君所為!”

“此處魏人唯陳君馬首是瞻!”

趙、魏、燕三地之士立刻起身應和,一個個激動的臉色發紅。

韓人以橫陽君為首,他本就心懷復國之願,如今又聽陳馀說願推他為王,更是心神蕩漾。

此刻,橫陽君來不及詢問張良的意見,立刻站起來身來,朗聲道:“陳君所言極是,我韓人願參與此事,為四國恢復社稷疆土!”

“呵呵呵……”

就在四國之人個個心潮澎湃之時,卻有冷笑聲響起。

眾人回頭一看,見冷笑之人竟是那秀美如女子的張良。

橫陽君皺眉道:“子房,你這是何意?”

張良卻不理他,而是目光緊盯陳馀。

這人腦子裏怎麽凈想著刺殺?

刺殺就能解決問題嗎?

“陳君倒是好謀劃,殺一屠睢便可恢復四國,聽上去確是美妙無比。只是不知你如何說動那齊國大司馬出兵。以我觀之,齊人絕不會在秦楚決出勝負之前出兵,所以田沖不動手,陳君謀劃豈非白費?”

面對張良質問,陳馀卻是哈哈一笑,說道:“子房說的有理。只是田沖不願出兵,並無大礙,吾等只需殺屠睢之時,報上他田沖大司馬的名號便是。”

“派人刺殺就是開戰宣言,只要消息傳出來,到時候打不打就由不得他大司馬決定了。若是齊軍不出,就等著秦人來復仇吧!”

聽到這話,眾人皆笑起來。

“哈哈哈,沒錯,吾等就說是田沖所派,不是他幹的那也是他幹的!”

四國之人個個叫好,他們的心裏只有復國之願,秦齊兩國打的越慘越好,只有局勢徹底混亂了,他們才有復國的可能。

打吧,徹底打起來吧!

混亂,他們的國家將在混亂中得到新生。

張良咬咬牙,還是說出自己的擔憂。

“若是到時候齊軍打不過秦人怎麽辦?齊國四十余年未經戰事,而秦軍卻是勇戰之士……”

“子房勿要多言!”

最先阻止張良開口的並非陳馀,而是橫陽君韓成,他沉聲道:“子房思慮太多,反倒瞻前顧後,難成大事。再說此地齊軍可是有十萬人啊!”

公孫信也叫嚷起來:“沒錯,齊軍整整十萬人啊!哪怕是戰卒也有五六萬!而秦軍最多才三四萬士卒,且那秦將趙佗摔傷在榻,屠睢被吾等刺殺,秦軍無人統率,安能以少敵眾,打得過十萬齊軍!”

“子房勿要小看齊人,你別看齊國四十多年來沒經戰事,但我觀他們那些技擊之士個個都是勇猛壯士,齊軍的戰力絕對不弱。”

“是也,我看那齊國大司馬滿嘴兵法,說話出口皆是兵書戰策之語,想來也是個有本事的人,有他統率大軍,加上秦軍無將,定然能贏!”

帳中眾人全都點頭稱贊。

張良被韓成呵斥,只能低下頭,一張清秀的臉漲的通紅。

他知道這些人是怎麽回事。

復國!

只要能夠復國,哪怕付出一切也在所不惜。

更別說只是區區十萬齊軍的安危。

哪怕齊軍真的打不贏又怎樣?

反正死的都是齊人罷了。

而一旦勝了,那他們離復國的夢就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