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刺殺齊相(第2/3頁)

唯有後勝死,他們方有成功的可能。

張良思索完畢,知道事不可違,便微微點頭,說道:“刺殺後勝,對吾等復國確有好處,不僅能除掉這個齊國最大的奸臣,還能借此恐嚇齊國那些親近秦國的人物,讓他們不敢再勸齊王親秦,否則就會遭遇後勝下場。”

“不過此事一動,勢必引來齊人舉國震動,齊王發怒下打擊吾等四國人士也有可能,故而吾等還需要一個臂助,能夠在齊王面前進言,護住吾等。”

“臂助?”

橫陽君和公孫信皆舉目望來。

張良用纖細的手指夾著絲巾,在嘴邊小心拭去殘留的酒液。

他輕聲道:“齊王之弟公子假,素來與後勝不睦,對秦國也無善意,若有公子假相助,吾等事成後,可無患矣。”

……

當齊都臨淄發生暴亂,數百人襲擊齊相府邸的消息傳到鹹陽時。

秦國的春耕剛剛結束,各處郡縣正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征召士卒。

“臨淄亂了?”

“四國遺民刺殺齊相後勝?”

鹹陽城中,當趙佗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滿臉錯愕。

在他記憶裏,秦國統一天下的過程中,並沒有發生過這種事情。

那後勝可是齊版“郭開”啊,是齊國不戰而降的大功臣。

他若是死了,齊國還怎麽順利投降。

“所以刺殺成功沒?後勝到底死沒死?”

趙佗很關心這個問題,但礙於齊地和鹹陽的數千裏路程,他們所得到的消息是很久之前發生的事情。

刺殺齊相之事發生後,齊王大怒,全城搜捕刺客,齊地全境戒嚴。

後續消息,間人尚無機會發出,或是正在路上,故而趙佗也不知道這事情的結果是什麽樣。

“希望不要影響到王翦伐楚之戰。”

趙佗有些無語。

不過他倒也不太擔心,畢竟秦國的國力和體量擺在這裏,哪怕齊楚聯手一起上,也沒什麽用處。

到了如今,只要秦王政不出問題,秦國統一天下是必然之勢,誰也無法阻止。

“算了,還是不要多想,大王此番詔我入宮,想來是要進行臨戰前的囑咐了,不知會說些什麽話。”

趙佗搖搖頭,穿好屬於他中更的服飾,坐上車輿,向秦宮進發。

自從剛回來的那一晚,秦王政夜召趙佗入寢宮後,這麽長時間就沒有再單獨召過趙佗。

如今,戰爭即將開始,趙佗也要出征了,這才得到了一次入宮,和大王單獨相處的機會。

不同於上一次的寢宮燕服相見,這一次秦王政穿戴整齊,坐在一處辦公的偏殿中等待趙佗來臨。

“臣趙佗,見過大王。”

趙佗入殿,趨步上前,行禮叩拜。

“起來吧。”

秦王政淡淡開口,放下手中的簡牘,擡頭看了眼殿中的少年。

長大了。

昔日十五歲的趙地少年,如今已成為他秦國有名的少年英雄。

兩年時間,他變得更高更壯,四肢修長,體型勻稱,面容英俊中更有著堅毅的神色,那是從戰場上磨煉出來的男兒之氣。

好一個翩翩美少年!

秦王政心中忍不住贊了一聲。

不過他召趙佗前來,可不是為了看臉的。

秦王政面容平淡,開口道:“那個被你在泗水打敗的楚國左司馬自刎的事情,你知道了吧。”

“唯。”

趙佗略帶遺憾的說道:“臣已知曉,可惜沒有親手將他擒獲斬殺的機會。”

消息是前段時間就傳到鹹陽了,趙佗很郁悶,本來他還憋著一口氣準備在楚地和昭平再進行對決,將其擒獲斬殺,為那泗水邊死難的數百袍澤復仇。

哪知道對方心胸這麽小,戰敗就自殺,讓他很無語。

不過因為昭平自刎的消息,倒是又讓趙佗和李由的名聲在鹹陽城中小小的傳播了一下。

鹹陽人都在傳頌趙佗將軍泗水大捷,氣殺楚國左司馬的事跡。

順帶的,作為對比,他們還不時提起李廷尉府上那位李公乘,在蘄縣被昭平追擊,最終棄軍生還的“光輝戰績”。

聽說李公乘受不了這些傳言,前幾日就離開鹹陽,前往南方征召的軍隊處報到了。

就在趙佗遺憾時,秦王政卻臉色驟冷。

“昭平死了,但熊啟還活著!”

“寡人已經聽說,負芻已將熊啟貶到江東吳越之地,那裏離我秦國很遠。”

“但不管他跑到再遠的地方,寡人都要讓這個叛徒死!”

“趙佗,你可懂寡人之意?”

趙佗身體一震,繼寢宮那一夜後,秦王政再次在他面前表露了對熊啟的恨意。

可見熊啟的背叛,將這位君王的心,傷的有多麽深。

趙佗神色堅定道:“臣此番隨軍伐楚,定擒斬逆賊熊啟,不管他跑到江東,還是百越,亦或是四海天下任何一個地方,臣必殺之,為王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