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章邯之名(第2/2頁)

隨著時間推移,在曲轅犁被少府和治粟內史府制造並開始在關中推廣的時候,籠罩鹹陽城上空的戰爭陰雲越來越濃。

王翦來了。

這位已經告老回鄉,在老家頻陽享福的老將,在李信戰敗後,又被秦王政親赴頻陽,強起之。

“我不想來的。”

王翦坐在車輿中,聽著滾滾車輪聲,不由輕輕一嘆。

他是真的不想來,也不想摻和滅楚之事。

因為王翦很清楚,秦王政本不願用他。

王翦滅趙國,亡燕國。

其子王賁也在去歲滅亡了魏國。

當今天下,山東六國,已亡其四。

王氏父子,就滅了三個。

如果再讓王翦伐滅強大的楚國,那王氏一門的聲威和影響將在秦國達到何種地步?

哪個君主心中會不忌憚?

所以上一次秦王政選擇李信為主將,除了李信需要的兵力比王翦少之外,秦王政故意提拔年輕將領,讓其抗衡王氏在軍中的影響,也不失為一個重要原因。

只是,李信敗了。

他不僅將數萬秦軍喪在楚地,更讓秦王政的期待付之東流。

秦王政不得已,才親至頻陽請王翦強起領兵。

“寡人以不用將軍計,李信果辱秦軍。今聞荊兵日進而西,將軍雖病,獨忍棄寡人乎!”

秦王政語帶歉意,以情相勸。

王翦當時就拒絕道:“老臣罷病悖亂,唯大王更擇賢將。”

但秦王政那雙眼睛充滿了威嚴,以及隱含著威脅。

“已矣,將軍勿復言!”

好了,將軍你不準拒絕。

王翦打了個寒顫,不由想起武安君白起自刎杜亭的前車之鑒。

白起,不就是拒絕了秦王讓他領兵的請求嗎?

王翦只能嘆道:“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萬人不可。”

秦王政笑起來:“為聽將軍計耳。”

秦王政答應了王翦的請求,看上去一切都很好。

但王翦還是很害怕。

“如今舉國大軍六十萬人委於我手,王心豈能不疑?”

……

趙府。

趙佗穿上代表中更爵位的服飾,手捧又大又長的墨玉圭,向早已準備妥當的車輿走去。

今日,他要上朝議事。

因為王翦來了。

秦國新一輪的伐楚之戰,正式拉開序幕。

今天就要在朝堂上,選出副將之職。

因為此番伐楚預定兵力足有六十萬人之多,所以在選擇出副將後,主將、副將以及邦尉府也要盡快商議,選出各部裨將軍的人選。

選將定策。

然後便是等到春耕後,集結大軍。

秦軍東出,劍指荊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