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三萬秦軍(第2/3頁)

待到這幾個楚人跑沒了影後,遠處的草叢裏才鉆出幾個腦袋,正是剛才離開的一伍秦卒。

“伍長,你剛才演的可真好,那表情就跟真的似得,嘖嘖。”

秦軍伍長自傲道:“笑話,乃公搞這些東西可是一把好手,要不然軍候怎麽會選我來負責這事。這些楚人定然會去壽春,把我三萬大軍來臨的消息告訴楚王,如此,吾等便是大功告成了。”

一個秦卒摳著屁股問道:“所以咱們後面有沒有三萬人啊?”

……

楚都,壽春。

城外示威的秦軍已經撤走,驚惶的楚人平民和楚軍潰卒也都相繼進了城,壽春城門終於關上,城中守衛的楚卒披甲持矛,在城墻上不停巡視。

雖然城門已經關上,但壽春城裏數萬楚人心中的恐懼不僅沒有消弭掉,反而越發濃重。

楚王負芻邁著虛弱的腳步,走上大殿,坐到他的王榻上。

他從昏迷中悠悠醒轉,哪怕身體再虛弱心中再害怕,他也得走上大殿主持接下來的大局。

“屈明呢?還沒回來?”

楚王負芻向殿中諸臣詢問。

“稟大王,據逃回來的我軍士卒說,那些秦軍借著霧氣從八山附近發動攻擊,我軍猝不及防下遭受襲擊,當場潰敗,聽說當時許多人都在傳‘屈明將軍已死’,恐怕屈明將軍兇多吉少啊。”

左徒孫常拱手開口,他約五十余歲,是昔日楚國名臣孫叔敖的後代。與松陽君景昭、右尹靳夏同為楚王負芻這一朝的重臣。

聽到孫常的話,楚王負芻手抖了抖。

“屈明死了。”

他閉上眼喃喃說著。

緊接著楚王負芻雙眼大睜,目中盡是恐懼,低吼著:“所以那秦軍校尉說的是真的,這八山上真的有三萬秦軍?為什麽,秦軍不是在淮北敗了嗎?怎麽會有三萬人突然出現在壽春城外,他們是從哪裏鉆出來的,是怎麽渡過淮水的?到底是怎麽回事啊,誰能告訴不谷!”

在楚王負芻的吼聲下,殿中楚臣皆面面相覷,別說是楚王負芻不明白,就連他們亦是滿頭霧水。

景昭略猶豫了下,上前說道:“大王勿急,依臣來看,那秦軍恐怕沒有三萬人。”

“哦,松陽君何出此言?”

眾人皆將目光望過來。

景昭開口道:“今日大王在城頭欲要閱觀秦軍俘虜,壽春城中沒有防備,且有霧氣遮掩視線。若是秦軍真有三萬之多,他們大可以借著霧氣的掩護,突襲我壽春城,則必能一戰下城,將吾等擒獲,根本犯不著讓幾百人在城外耀武示威,如此反倒是讓吾等心生警惕,更讓他們不好破城,此是違背常理之處。”

“且三萬人何其之多,在我軍掌握的情報裏,此番伐楚的秦軍根本沒有這支兵力,怎會突然憑空出現。”

“而且以三萬人數,想要悄無聲息的渡過淮水,那得需要多少舟楫啊,這怎麽可能不被我軍發現?且三萬大軍,一日消耗糧草又要多少?在沒有後勤補給的情況下,他們怎敢深入我壽春城外?”

景昭之話,字字有理,殿中諸臣聽得連連點頭,就連楚王負芻亦神色放松了不少。

就在這時,右尹靳夏眉頭一皺,站出來說道:“松陽君之話,雖似有理,但實則對局勢毫無益處。如今秦軍突然出現在壽春城外,這是不能忽視的事實,且屈明五千人被其擊破,雖有秦軍偷襲之嫌,但至少說明他們就算沒有三萬人,也定然有萬人以上,否則以我楚國男兒的勇猛,怎會一戰被擊破!”

說到此處,靳夏拱手道:“大王,上萬秦軍兵臨壽春,而我城中加上收攏的潰兵也不過六七千人,此乃大危之勢啊,臣請大王立刻下詔讓上柱國率兵回援,救我壽春,殲滅這些秦軍!”

景昭眉頭一挑,他常和項氏走動,所以知道一些兵事,以他的感覺來看,秦軍不可能有萬人以上。一個是補給問題,另一個則是他剛才所說的,秦軍若是真有上萬人,大可直接攻城,何必來這麽一出。最有可能的,這支秦軍不過是幾千人罷了。

“大王,上柱國如今正在追逐李信,且欲北上配合項城守軍,反攻蒙武部。”

“此乃戰局最為重要的時刻。只要上柱國能夠突襲蒙武成功,則七萬秦軍將喪師於陳蔡之地,此對我楚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時刻,怎能在這種時候召回上柱國。”景昭開口。

孫常等幾位重臣都微微點頭附和,確實是這樣,項燕麾下的三萬人對於項城的戰局非常重要,他若北上,絕對能大破蒙武。若是將其召回,那可就喪失這千載難逢,重創秦國的機會了。

見有人附和,景昭咬牙道:“臣認為城外的秦軍不過數千人,雖然不知他們是如何渡過淮水的,但絕不會有補給跟隨。吾等只需嚴守壽春便可,大王若是擔心,還可征召壽春城中的青壯和各家私兵,足以湊出兩三萬守卒,如此人數,秦軍絕對攻不進城,吾等無憂矣。等到上柱國北上擊敗蒙武,再率兵南下,進行剿滅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