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插嘴(第2/2頁)

“李將軍只打負芻,不滅楚國。想來那些厭惡負芻之人,就算不幫吾等,也不會盡心抵抗我秦國大軍。如此一來,李將軍此戰絕無不勝之理,我秦軍必定大勝,滅荊楚社稷!”

辛梧、楊原以及幾個年輕的將領,見昌平君意氣風發,受到感染也不由跟著叫道:“吾等此戰必滅楚國!”

蒙武雖然沒有開口,但臉色也十分放松。

楚國內部不穩,有人願與秦軍裏應外合,還給秦軍傳遞了楚國內部的情報,這從兵法上看,對秦軍十分有利。

簡單來說就是,敵方有內鬼!

優勢盡在我手!

在那呼聲中,李信雙眼炯炯的盯著眼前的文雅君侯,感動道:“我李信能有君侯這樣的長者,為我坐鎮後方,真乃幸事!此番若是不能滅掉楚國,我李信如何對的起君侯啊!”

昌平君聽到這話,嘴角微抿,笑意在眼中彌漫。

帳尾處的趙佗,看著這一幕,也不由跟著笑起來。

只是他的笑容裏,帶著苦澀的味道。

……

到了晚間時候,昌平君回到淮陽城中,他接下來還要調度二十萬秦軍的糧秣軍需,事情很繁忙。

李信則將趙佗單獨叫到帳中。

“趙佗啊,白日之事你為何突然發聲?若是君侯對你不滿,以此事進行追究,恐怕你少不了挨一頓懲罰,屆時我也不好保你。”

李信劍眉微挑,想起白日的事情,他還有些沒明白趙佗的目的是什麽,竟然冒著風險來阻止自己說出伐楚之策。要知道包括昌平君在內的帳中諸將,都是此番伐楚的重要人物,說出來也沒什麽吧?

趙佗已打好了腹稿,不慌不忙的說道:“趙佗知道將軍心中已經有了破楚之策,定能大破楚軍。”

只聽了個開頭,李信臉色便柔和下來。

這小子,果然懂我。

趙佗接著說道:“將軍的策略自然是極好,但趙佗也聽說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戰場之上局勢瞬息萬變,那楚國的軍力分布可能隨時在調動。將軍提前將破楚之策當著眾人的面說出來,若是日後楚軍調動,將軍提前說出的策略便需要進行調整,到時候反而顯得不美。”

“將軍勇銳果敢,大王英明神武不以年紀看人,而把將軍任命為大軍主將。但這樣一來,軍中難免有人會因此忌妒,若是拿此事來說話,恐怕會讓人小瞧了將軍。”

“將軍不如將策略秘而不宣,待到所有情報收集齊全,策略妥當無誤,再在軍議上當眾宣布,想來諸將到了那時候都會為之懾服,不敢質疑將軍之令!就連君侯和蒙武將軍,想來也會欽佩將軍啊!”

趙佗說的是苦口婆心,句句都在為李信著想,再加上話裏的吹捧之意,直聽得李信連連點頭。

“你說的對,這就是那‘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如果提前說出來,若是形勢有變不能實施我的策略,反而會讓君侯小看了我。趙佗,你此番阻止的好。不愧是吾之臂膀,我果真沒看錯你!”

李信感激的拍了拍趙佗的肩膀,被趙佗一提醒,他也想到了這一點。

趙佗見李信臉上帶笑,想來心中高興,忍不住問道:“不知將軍此番伐楚,到底是何良策?”

李信看了眼趙佗,臉上笑意更盛。

和昌平君、蒙武以及軍中諸將不同,趙佗可是他的心腹,策略告訴他也無妨。

李信拉著趙佗走到案前,指著鋪在案上的地圖道:“你且看這是何地。”

“項城?”

趙佗聚精會神,見李信正手指淮陽南側的項城。

“沒錯!此地乃項城,我軍想要進入楚地深處,攻占後方的巨陽、胡邑,直指楚都壽春,就必須要先攻占項城對不對?”

趙佗頷首,項城堵在淮陽南側,秦軍想要借助水運之利,驅入楚地,則必先攻取此城。

見趙佗點頭,李信微微一笑。

“是吧,不只是你趙佗這般認為,恐怕蒙武、辛梧,我秦軍上下的所有將領都會認為欲要攻楚地,必先取項城。甚至連楚人也認為是這樣,所以那項燕才會屯聚楚國之兵,駐紮在項城,就是想要憑借此城進行頑抗,將我秦國大軍拒在潁水以北。”

說到此處,李信大笑道:“吳孫子所雲: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不管是我營中諸將,還是楚軍都認為我此番進軍必先取項城。那我就偏偏不這樣,如此一來,便可打楚人一個措手不及!”

“所謂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我李信,便要出奇兵,攻打此處!”

李信說著,伸手指向地圖上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