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蒙武(第2/4頁)

他竟然叫我李兄!

當年在宮裏,尊我為李戶將,口稱下吏。

如今卻一口一個李兄,而不是李庶長之類的尊稱,果真是爵位高了,就不將我放在眼中了!

對於李由的挑釁,趙佗並沒有放在心中。

此刻伐楚之戰已經開始,等上了戰場,一個不慎便有性命之危,趙佗滿腦袋都想著如何破局,哪有心思和李由搞這種爭鬥的小把戲。

“司馬良說的還是有些道理,我爵位已經夠了當校尉的資格,只要李信點頭,此番說不定還真能成為一部校尉。只是不知蒙武……”

……

“趙佗年紀太輕,雖然他有當過一曲軍候的經驗,但要統率一部萬人,卻絕非易事,非沙場老將不可為之。楊將軍剛才所說,任趙佗為校尉之事,恐怕還需商榷。”

帥帳中,蒙武淡淡說著。

隨著幾位校尉被陸續任命下來,當輪到最後一個校尉之職時,裨將軍楊原推舉了右庶長趙佗,然而還未待李信開口,副將蒙武就搶先出口,否決了這個提議。

聽到這話,帥帳中一片安靜,李信坐在主座上,眯著眼打量著蒙武。

他還真有讓趙佗當校尉的想法,只是蒙武乃老將,和李信的父輩論交,蒙武如今既出口否決,李信也有些不好辦了。

這位蒙氏老將毫不畏懼,以他平靜的目光回應著李信的凝視。

按理來說,任命決定權在李信手上,但蒙武在楊原話音落下之際,不待李信開口便發表了意見,就是想將這個任趙佗為校尉的想法給堵回去。

以李信的性格,再加上趙佗爵位足夠,將其任命為一部校尉的可能性很大。

這對素來穩重的蒙武來說,太冒險了。

特別是敵人還是那個龐大的楚國,讓一個十幾歲的孺子來掌握萬人兵馬,這是開玩笑吧。

見蒙武否決提議,裨將軍楊原有些尷尬的看了趙佗一眼。

趙佗則回以感激一笑。

他估摸著楊原之所以推薦自己,一來是想交好自己和李信,二來則是因為楊熊,趙佗和楊氏關系還不錯,勉強能算是自己人。但哪料到剛好遇到了蒙武。

對此,李信倒是並沒有生氣,畢竟蒙武否決的是楊原的提議,並非當場與自己頂撞,不算折損自己的威信。

他保持著主將的氣度,淡淡道:“辛將軍對此有何看法?”

辛梧眼皮一跳,不過他也算是沙場老將,又出身名門,對李信並不懼怕,便道:“末將認為蒙將軍之言甚為穩重。”

“蒙將軍。”

李信的目光又移到蒙武身上。

蒙武平靜道:“吳孫子有雲,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且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如今伐楚乃是國之大事,戰場之上更是涉及存亡的死生之地。一部萬人何等重要,趙佗雖然有兵道資質,但終歸年歲太小,營中尚還有右庶長爵位者數人,皆是沙場老將,我認為以他們為校尉,比趙佗更合適。”

聽到這話,李信眉頭皺了起來。

帳中諸人相互以眼神交流,李由更是面露喜色,一臉幸災樂禍的盯著趙佗。

趙佗一臉懵。

這蒙武說的話,怎麽這麽熟悉?

話裏話外都是在說自己不夠穩重成熟,最好以老將來代替。

這不就是自己勸秦王政換將時候的說辭嗎?

看蒙武反對的模樣,趙佗估摸自己此番是當不成校尉了,心中難免有一絲失落。但緊接著,他就反應過來。

眼前的情況,不就是自己想要的效果嗎?

他趙佗之所以勸秦王政將蒙恬換成蒙武,就是希望讓這位老將來輔佐和約束李信啊!

有蒙武看著,讓李信不要輕敵冒進,上了戰場,哪怕還有昌平君在後面搗亂,也不至於敗的那麽慘。

想到此處,趙佗雙眼發亮,有些激動起來。

就是這樣!

蒙武將軍,你幹的好啊!

就是要這樣制住李信的輕率,就是要反客為主,把李信給死死壓住!

如此一來,不說此番伐楚大勝,起碼活命的機會大大增加了。

和這相比,校尉之職反倒顯得微不足道了。

念及此處,趙佗立刻站出來,拱手說道:“末將認為蒙將軍此言甚是。趙佗年少,沙場經驗不足,還需學習諸公的用兵之法,校尉之職十分重要,趙佗定然無法勝任,還請將軍擇選賢將任之。”

隨著這話出口,眾人的目光都落到趙佗身上來。

李信僵硬的臉變得柔和起來。

眾人皆知趙佗是自己的臂膀,雖是楊原提議,但將其任命為校尉也是自己的心意。如今卻遇到蒙武阻撓,若是強行任命,未免讓蒙武心中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