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右庶長(第3/4頁)

李由為中郎戶將,值守殿前禁中,正是他的職責。

“見過李戶將。”

趙佗略一拱手,面色平靜。

李由冷著一張臉點頭,經過李斯一番勸慰,他心中嫉恨和怒火散去不少,此刻在大朝會之時,並沒有對趙佗發難的想法。

他側了側身,讓趙佗走過去。

兩人交錯而過時。

趙佗聽到一聲低語傳來。

“趙佗,此番伐楚,我李由定然不會輸給你!”

趙佗愣了下,轉而面色古怪起來。

這是戰書啊!

“那就祝李戶將此番沙場得意,大破楚軍。”

趙佗搖了搖頭,轉身向大殿走去。

看著那少年的背影消失在眼中,李由捏著拳頭道:“父親說得對,做人要有格局。我的目光應該放到戰場上去,建功立業。而非與此子在這宮中進行口舌之爭。”

“漚肥之法,乃強國之法!此法能充盈我秦國府庫,能讓我秦國黔首士伍再無饑餓之苦,乃是根本上的興國之術。此等功勞,不可忽視。臣李斯,請大王重賞此獻策之人!”

朝堂之上,長史李斯慷慨發言。

殿中眾人皆是古怪的看著李斯,趙佗與李由爭公主的事情,早作為一條逸聞在鹹陽勛貴圈中傳開了。

自家兒子和趙佗是情敵,但李斯卻一點都不記恨在心,當治粟內史剛奏完此番秋收的事情後,李斯便第一個提出要重賞獻策之人。

這心胸,寬廣啊!

眾位大臣皆是紛紛面露敬佩之色。

“這個小機靈。”

老丞相隗狀睜開眼瞅了瞅李斯,又癟了癟嘴。

帝榻之上的秦王政滿意的點點頭,看著李斯的身影越發喜愛。

“既有王佐之才,又深得寡人之心,還能知道進退,這樣的人才,做一個長史確實是委屈了。”

秦王政的目光在殿中那個白發蒼蒼的廷尉身上掃了一眼,心中若有所思。

而此時,趙佗滿臉感激的看著李斯。

但他的心中,實則是將警惕提高到了極點。

自己和李由有齟齬,這李斯反而還主動捧自己,真是他心胸寬廣?

韓非是怎麽死的?

趙佗只要一想到這個事情,就不敢小看此人。

這時候,隨著李斯帶頭,其他臣子也都紛紛誇贊起漚肥之法來。

秦王政待眾臣說完,便頷首道:“既然諸愛卿皆認為漚肥之法乃強國之法,那寡人也當不吝賞賜。”

“趙佗,獻漚肥之法有功,特賞金兩百鎰,賜爵一級,為右庶長。”

隨著秦王政開口。

趙佗頓時感激涕零的謝恩。

右庶長!

沒想到秦王政竟然真的為他賜爵了。

轉眼之間他趙佗又升了一級。

秦王,公平!

秦國的軍功爵,果真是童叟無欺,有功必賞!

這時,殿中臣子都向趙佗投來恭喜的眼神。

其中就包括站在武將前列的李信。

好小子,不愧是我李信看中的人!

這是李信目光中傳達的意思。

趙佗對李信微笑著回應,他的目光卻不由瞥到李信身側的兩位頭戴鹖冠的高級武將身上。

其中一人是中郎將蒙恬。

蒙恬很平靜,甚至還對趙佗露出一個笑。

“右庶長又如何?”

“我,蒙恬,即將成為伐楚大軍的副將。你趙佗哪怕爵位再高,也得在我麾下聽受指揮。”

想到此處,蒙恬臉上的笑容越發燦爛。

趙佗的視線落到蒙恬旁邊的另一人身上。

此人近五十歲左右,身材魁梧,面容沉靜,第一眼看上去就感覺這人的性格頗為穩重成熟。

他的模樣和蒙恬十分相似,特別是唇上那兩撇胡須,簡直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

蒙武?

趙佗心中猜測。

大王竟然真的將駐守在外的蒙武召回來了,這豈不是說趙佗之前提出的換將建議被接受了?

想到此處,趙佗看著蒙氏父子的目光不由變得古怪起來。

或許是感受到趙佗的注視,蒙武亦望過來,對他微微點頭。

就在趙佗和蒙氏父子進行目光交流的時候。

朝會上的話題也轉到了伐楚之戰上。

“如今秋收已成,我關中大軍正在征召中,不過數日間便能集合成軍,屆時便可兵發荊楚,懲治那無信之國!”

“臣請大王,出兵伐楚!”

“出兵伐楚!”

……

秦王政滿意的點點頭,見除了邦尉尉繚一人沉默不語外,其余諸臣皆是群情洶洶,便順勢道:“寡人知矣。”

“此番戰事,便以李將軍為主帥,征調關中及山東郡縣各士卒,合計二十萬,發兵荊楚!”

“謝大王!”

李信站出來,一張臉紅潤無比,眼中盡是豪情萬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