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秦楚宣戰(第3/4頁)

更別說,此番伐楚的主將又不是他王賁,而是那位還未出關的李信。

他王賁滅了魏國,已經是立下舉世大功,如今只需安穩守在魏地,保證此處不出差錯,待到李信接班,他便可大功告成的回到鹹陽,享受他的榮耀功績。

何必在這種時候搞這種小動作,一旦弄出大事,惹得秦王震怒,那可才是前功盡棄。

所以桓昭的上書,讓王賁嗤之以鼻,並回信斥責對方,讓桓昭好好守城便可,勿要去想那些不該他考慮的事情。

陳留城中。

“王賁!”

“一坨狗屎!”

桓昭氣急敗壞,拿著主營處傳回的簡牘,只是看了一眼,一雙眼睛又要噴出火來。

他狠狠將那簡牘砸在地上,因為用力過大,那竹簡竟又跳了起來,蹦了老遠。

“王賁,你懂個屁的打仗!”

“兵法所雲: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忌杆一石,當吾二十石。你懂不懂?”

“我這計謀合兵法之道,有何不可?”

“定然是因為那趙佗的緣故!”

桓昭咬牙切齒道:“你和李信,為什麽都喜歡趙佗那豎子。我要東征魏境,你王賁不準,結果轉手就派給了趙佗。趙佗說什麽,你都說好。我給你出點好主意,你竟還斥責我多管閑事,我呸!”

“我桓昭出身桓氏名門,也是十多年來久經沙場的老將,多謀多智,哪一點比不過趙佗那豎子了?我出的計謀哪點不好,你不采納就算了,還如此辱我,可惡!”

桓昭越想越氣,忍不住將所有的怒氣都發泄到遠在鹹陽的趙佗身上。

“趙佗,大王親召回鹹陽了不起啊?”

“你當了左庶長了不起啊?”

“我桓昭如今可是右庶長!”

“哪怕到了伐楚之時,我照樣壓你趙佗一頭!”

“下一次見了我,你還是得乖乖問好!”

……

“趙佗。”

秦王政口中低語,手指摩挲著一塊簡牘,眼中略顯猶豫。

在他面前的案上,更是堆滿了厚重的竹簡,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竹香味。

“使用趙佗那小子所獻的漚肥之法後,今年關中糧食大豐收。秋收雖未完成,但按照治粟內史府的統計,基本上每畝種植粟的下田能多增收一石左右的糧食,中田達到一石半,上田甚至能接近兩石。”

“這等功勞,自然該對其賞賜。”

秦王政說到這裏,又猶豫起來,金玉之賜,他自然不會吝嗇,但是爵位嘛。

一想到這個問題,他又有些頭疼起來。

“蒙恬、李由、王離……”

整個秦國年輕一代,這三人是其中的佼佼者。

三人不僅是自身優秀,他們的背後更是有著顯赫的背景。

蒙恬、王離是世代將門。

李由的父親李斯則是當世大才,是他秦王政看中的王佐之臣。

這三人,也是秦國未來的棟梁。

但如今,蒙恬、李由爵為左庶長,王離則只是一個五大夫。

趙佗比李由小了近十歲,比蒙恬小的更多,但爵位卻已經和兩人平級。

若是趙佗再因為此功,往上升一級,成為右庶長,那可就超越蒙恬、李由了。

會不會升的太快了?

秦王政略顯猶豫起來。

身為君王,他需要在朝野之中,維持某種平衡。

他的目光轉向一直侍立在側的男子身上。

趙高雖然職位為中車府令,但因為精通律法,且能寫的一手好字。

秦王政經常將他帶在身邊,咨詢其法律問題,或是讓其代為起草詔書,頗得寵信。

“趙高,你認為寡人以千鎰黃金代替爵位,賞賜趙佗如何?”

千鎰黃金!

趙高眼皮一跳,這數字算是非常大了。

要知道王翦滅了燕國,秦王政都只賞賜他黃金五百鎰。

千鎰黃金,足以讓一個人成為整個秦國最頂級的富豪,盡享一輩子的奢侈生活。

但代價卻是不能升爵為右庶長。

趙高伺候秦王政的時間很長,自然清楚這位君王內心的糾結。

他略微猶豫後,說道:“臣聽說當初商君創制我秦國的軍功爵制度時,曾說‘有功者顯榮’,以爵位來褒揚功勞,便能讓士卒用命,謀臣獻智,如此則國家必定強大。我秦國依照此法,褒揚功勛,為有功者升爵,故而天下智士勇將盡歸我秦國所有,方能成就今日之霸業。”

趙高說完之後,閉嘴侍立。

他沒有明確回答。

但秦王政卻豁然開朗了。

他之前糾結於年輕一代的平衡中,反倒忽略了軍功爵的核心是什麽。

勞大者其祿厚,功多者其爵尊。

是趙高所說的為“有功者顯榮”。

爵位,本就是用來賞賜功勛的,秦國上百年來也是嚴格依照此法,為立功者頒爵賞賜,建立起一個“童叟無欺”的公信力,如此方才能吸引來六國人才,達到今日稱霸天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