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秦寇(第2/2頁)

而且,趙佗知道,大梁城淪陷就在這兩月,絕對扛不到秋收。

秋收之後,秦王就要按計劃命李信伐楚了,到了那時候定然還會在魏地搜刮走一批糧食。

魏人地裏的那些粟麥,到了秋收,可不一定就是他們的。

所以,此事就算真能傳達上去,王賁也不會答應。

趙佗無奈道:“此乃軍令,我亦沒有辦法。”

陳平左思右想,但哪怕他智謀絕頂,也沒有辦法變出多余的糧食,只能嘆道:“公乘的難處,陳平理解。”

“此事不管如何,都是公乘為這一千魏人尋了一個活命的法子。若無公乘周旋,恐怕這一千人都會被殺死於戰場上,哪還有用糧食換回鄉的機會。公乘之恩,陳平銘記於心,還請受我一拜。”

說著,陳平再次向趙佗下拜。

這一次,趙佗沒有躲開。

他心裏贊嘆,和聰明人打交道就是簡單。

陳平能清楚的看到趙佗在這件事裏起到的作用,要是換成其他人,恐怕根本不會領情。

接下來的路途上,陳平並沒有將此事泄露出去,一千秦軍押送著一千魏人,安全的抵達了戶牖鄉外。

然後,趙佗向這些魏人宣告了以糧換人的政策,並將此事通過張氏傳達至整個鄉中人家。

整個戶牖鄉沸騰起來,不少魏人大罵秦軍貪婪殘暴,要奪走他們救命的糧食。

連幾歲的孩童都操著方言叫罵,在暗地裏對著秦軍的方向吐口水。

除了咒罵與白眼之外,還有不少拿不出糧食的魏人婦孺跑到軍營外,跪在地上,向秦人們哀求哭泣,希望能夠放她們的丈夫、兒子回家。

咒罵聲、哭泣聲、哀求聲,在這片鄉邑中四處可聞。

“這就是戰爭啊。”

趙佗在營中輕嘆,他此刻扮演的角色並不光彩,對魏人來講,與賊寇無異。

但這就是現實,趙佗不是小說中心想事成的主角,哪能做到人人喜歡,事事如意。

趙佗能做的,唯有扮演好自己的身份。

這一刻,他就是魏人眼中的秦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