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齊楚何先(第2/2頁)

哪料到先是昌文君上前搭話,後來又是秦王政派趙高召見。

等到召見完畢,進入此處時,他才和李信說了一句話,就被王翦拉來引薦給朝中的眾多公卿重臣。

一來二去,趙佗反倒沒有機會和李信叮囑。

如今李信話已出口,恐怕事難挽回。

果不其然,聽到李信這話,秦王政亦滿臉笑意。

秦王政贊道:“李將軍果有豪氣,如此雄心,寡人甚喜。”

“如今韓趙已滅,燕國亦是囊中之物。寡人欲滅余下三國,不知當以何國為先?”秦王政向著周圍重臣詢問。

昌平君笑了笑,沒有開口。

隗狀則是眯著眼看了尉繚和姚賈一眼,道:“一切由大王決斷。”

兩位丞相不表明態度,似乎在等待著什麽,李斯等人也是閉口不言。

終於,尉繚捋著頜下胡須,輕輕道:“魏。”

姚賈冷聲道:“當先滅魏國。”

見到這一幕,趙佗心中一動,果然都是些老狐狸。

滅人母國這種事情誰也不願意先開口,非要等到兩個魏人提出來,一來不會得罪人,讓尉繚和姚賈記恨,二來也是讓他們兩人在秦王面前表明態度。

又學到了一招。

這時,見到兩個魏國出身的重臣提出先滅自己的母國,其余人再無顧忌,皆道:“當今三國中,以魏最弱,先滅魏國為宜。”

李信更是昂首道:“大王,臣願率軍伐魏,必破大梁,擒魏假獻於鹹陽!”

李信信心十足,眾人也都沒說什麽,這時候的魏國真的很弱,比之燕國還有不如,再加上沒有遼東這種轉圜逃竄之地,秦軍一出,魏國必滅。

秦王政淡淡一笑,說道:“李將軍乃秦國利劍,寡人所愛,區區弱魏,何須劍刃出鞘,寡人只需遣一偏將便可將其覆滅。”

“寡人之劍,當斬萬乘大邦!”

李信感覺身體發熱,秦王政竟將他比作“寡人之劍”,再加上那句“寡人所愛”,更是讓他血沖腦門,再也把持不住,請命道:“信得大王寵愛,無以為報,願為大王伐大國,一天下!”

此話一出,除了尉繚略顯沉思外,其余重臣並沒異樣。畢竟他們並不了解李信,只聽說過此人戰功赫赫,乃王翦手下第一將,當今秦國能和李信相比的戰將沒有幾人。他又得大王信任,想來自然有點本事。

唯有深知李信性格的王翦眼皮跳了跳,但他明智的閉了嘴。

趙佗則不停吸氣,一顆心七上八下。

果不其然,李信的豪言壯語再次讓秦王政點頭。

他笑道:“那將軍以為,齊楚何先?”

李信本想答楚國,畢竟楚國比齊國更近,且他崇拜的武安君白起就曾破郢都,焚楚王宗廟,他李信若為主將,自當效仿武安君之事。

就在李信即將開口時,卻猛然想起自燕地歸來的一路上,趙佗經常給他說楚國之大,破楚之難。他當時雖然沒說什麽,但心中亦留下了印象。

李信微微側首,見趙佗正不停的給他使著眼色。

略一猶豫。

李信道:“楚地廣闊,南接百越,非一時所能下。而齊地狹小,東濱大海,可一舉而滅。臣若率車騎,效樂毅舊事,自燕地北下,可長驅直入,一舉破齊七十城,為大王斬滅田齊社稷。齊國既滅,則楚國亦將唾手可得。”

李信信心滿滿,畢竟齊國確實比楚國弱,若是他能一舉滅齊,再攜滅齊之威,將楚國一起幹掉,那可就能連滅兩國,足以和王翦相比了。

然而就在李信說完此話,卻猛然發現殿中氣氛變了。

眾位軍國大臣微微揺首,王翦則面帶笑容。

最關鍵的是,李信發現,大王看自己的目光似乎比剛才少了那麽一點熱切。

大王對自己的寵愛在減少。

唯有趙佗欣喜無比。

改變了!

他趙佗再次改變了歷史,經過他一路上的各種暗示,李信竟然提出了滅齊之策。

只要李信不當滅楚的主帥,一切都好!

就在趙佗心中暗喜,以為改變了李信的命運時。

一道聲音突然響起。

“臣以為,齊楚之間,當以楚為先。”

“滅魏之後,大王當先伐楚!”

趙佗悚然一驚。

忙轉頭尋聲望去,赫然發現說出此話的竟然是右丞相昌平君!

這位楚國諸公子,竟提出先滅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