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其實登記的負責人根本不知道那邊的情況怎麽樣,但這是先生讓說的,而且先生還說了,把情況說得越糟糕越好,甚至他們所有負責人商量一下,稍微添油加醋一下也可以。

果然,有些人立刻就猶豫了,表示要“再想想”,然後這一想就沒回來。

但也有人很堅定:“我這一條命是先生救的,先生想發展殖民地,那我就去給先生做肥料!做鋪路石!”

不是不想去的人,就是壞人,每個人要顧及的事情都有很多。老人、孩子、伴侶,艱難積攢的財產、房屋,還有對故鄉的感情。南大陸那邊的情況稍微好一點,會來登記的人就會比現在多得多,但奧爾不能騙他們,現在這批人就是緊跟著達利安的腳步過去的,他們面臨的情況只會比現在更糟糕。

所以現在過去的,必須得是心甘情願的最堅定者,等到今年下半年,第二批過去,情況就會有所緩解了——奧爾對達利安無比信任。

更何況,諾頓這邊的蒙代爾集團還要正常運作,就算是這些最堅定者,也不能全送走。

不過……孤兒院要分批搬過去,所以,孤兒院允許親生父母在與孩子協商後,帶走他們。換句話說,只有八歲以上的孩子,才有可能被帶走。

孤兒院裏現在最小的孩子不足一歲,最大的孩子已經畢業了,去年達利安被迫離開時,他們就都已經跟著走了。

目前孤兒院也出現過家長找孩子的情況,但那些都是家長們在魚尾區已經成功立足,特別是在魚尾區的學校建立起來之後,他們才來將孩子接走的。

也有孩子不想走的,雖然當初父母把他們扔在孤兒院是為了他們能有更好的生活,但是,對孩子們來說,被拋棄就是被拋棄。而且在被拋棄之前,即使和父母在一起,很多孩子過的生活也不怎麽樣。父母發脾氣時的咒罵和毆打,繁重的工作,糟糕的生存環境,有些孩子還遭受過猥褻。

“條件不好所以扔掉我,現在條件好了?可是你們的人沒變,你們還是你們。而你們對我做的唯一一件好事,就是把我拋棄在了孤兒院。現在,我已經有了我自己選擇的爸爸和媽媽,我,也要拋棄你們了。”

不知道是哪個孩子第一個說出的這樣的話,但那之後,有很多孩子這樣對他們的父母說話。

而在這個時候,孤兒院和警局,是站在孩子一邊的。假如家長一定要帶走孩子,也可以,把孩子們這段時間在孤兒院的花銷付了。為什麽只有他們要被索要金錢,另外那些孩子自願跟著離開的家長,不被索要?

奧爾表示:“我樂意。”

所以開始有人說“一個生不出蛋的基佬!所以才搶我們的孩子!”——這也是他唯一在私德上被人所詬病的地方,但他依然沒有改變。

孤兒院的員工們努力地將孩子們養得很好,讓他們身體健康,擁有自我思考的能力,以及在這個時代無比珍貴的知識。這些拒絕和父母離開的孩子,可能只是慪氣,但奧爾只認識他們,不認識他們的父母。與其冒著讓孩子們被父母毀掉的風險跟著他們的家長離開,不如他們留在孤兒院。

因為確實有的孩子在被帶走後,就和他們的父母一起失蹤了。還有跑回來的孩子,他們的父母要他們回去不是真的能給他更好的生活了,而是需要一個照看家裏其他小孩子、照看衰老的長輩,以及操持家務的大孩子。

孤兒院也教導他們做家務,但是,那是讓他們自立,不是讓他們做免費傭人的。

四分之一的孩子,以及照顧他們的“媽媽”已經被預訂了船票。

這時候,一位很早之前的老朋友,找到了奧爾——燒傷女士。

“我已經登記了自願前往南大陸。”燒傷女士的嗓音沒有當年那麽嘶啞,她走路的動作變得有力穩定得多,甚至臉上可怕的燒傷疤痕也沒那麽突出了,這也是分院的功勞。當然,燒傷女士也將自己提供給分院作為研究材料,他們雙方算是互惠互利。

“請放心,分院也會有醫生前往,您在船上會十分的安全。”

“不,我不是為了這個來的。”燒傷女士搖了搖頭,又咬咬嘴唇,“您……您是一位真正的‘先生’,我只要活著,那麽每一天都會比前一天更感激您。”

“不,請別!”

“我當然也不是來說這些的。”燒傷女士笑了笑,她的臉上不知何時已經沒有了當年的怨毒與憤恨,即使依然有疤痕存在,但不妨礙讓人覺得她舒朗又慈愛,“我也知道,您對於這些阿諛並無所謂。我來,只是因為在離開之前,我覺得應該告訴您一件事。

我叫娜塔莎·波爾多尼,我不知道您是否聽說過,狼人波爾多尼?”

“啊!”

“看來您想到了,是的,我是波爾多尼的小女兒。不過,還是叫我燒傷女士吧。還請您允許我,為您詳細地講一講當年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