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雖然各個分局被詳細劃分了區域,但遇到案子的時候,到底誰接手,依然是一件很混亂的事情。案發地、被害遺體被發現地點、嫌疑人居住地、被害人居住地等等,當然,還有上級說讓誰查,就讓誰查的——比如緞帶殺手案,就推給了八竿子都打不著的魚尾區。

總之得看案子的情況,有的各個分局互相推諉,也有案子爭著搶著所有分局都想辦。

“……我曾經數次去梧桐區報警,但是,沒有人願意接手這個案子。”博恩特夫人低下了頭,她的雙手緊緊攥住了裙子。

“……”這顯然是一件很復雜的案子,奧爾覺得他也該識時務的拒絕的,畢竟這裏可是索德曼,鬼知道一件案子會莫名其妙地牽扯上誰,“說說看吧,夫人。當您說完,我們再決定怎麽辦。”

博恩特夫人快速地擦了一下眼睛:“謝謝,謝謝您,蒙代爾警官。謝謝您願意聽我說。”

其實,這位博恩特夫人昨天也在白磚大道,她在賣自己制作的小面包。在賣炸雞的餐車旁賣小面包,總能賣得很快。她看見了奧爾是怎麽沖出來保護那個女孩的。他和那些臃腫膽怯,遇到了事情總是裝看不見的巡警不同。

他和報紙上寫得一樣,是一位善良果敢的皇家警察。

博恩特夫人沒有過多的廢話什麽,她抓緊時間,為奧爾講解案情。

她要報的案子,要從快二十年,博恩特夫人自己還年輕的時候說起了。

梧桐區雖然屬於中上層居民的居住區,但就像魚尾區也有警察局所在的馬蹄鐵街這樣的中等社區一樣,梧桐區同樣有貧困的社區,比如博恩特夫婦所在的丹佛大道。

那裏居住著的人,大多是為梧桐區富人服務的仆人,站街者,還有梧桐區的破產者。博恩特夫婦屬於另外一種,博恩特先生的父親一死,他就被繼承人的哥哥從大房子裏趕了出來,隨身帶著的只有十幾個金徽,匆忙間他們只能帶著兩個孩子搬到丹佛大道。

初到陌生之地的夫妻兩人,十分的仿徨恐懼,但很快他們發現,當地人雖然貧窮,但每一個人都熱情善良,並且樂於助人。

而那裏的每個人都告訴博恩特夫婦,曾經他們也並不像現在這樣美好,他們也是自私狹隘充滿怨憎的惡魔,是榮光教會改變了他們,而他們每一個人都是榮光教會的信徒。

博恩特先生也在他們的介紹下,進入了一家出租馬車行,擔任會計。當然,這家出租馬車行,也是榮光教會的產業。

“……看來您也已經發現了,我要報的案子,必然和榮光教會有關。您猜的沒錯,就是這樣。因為我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那就是我認識的一位夫人,她六歲的兒子忽然消失了。但沒有人對這件事表示驚訝,他們的生活沒有絲毫的改變。

我應該意識到不對勁的,我不該問的,可那時候的我,就是一個傻姑娘……”

奧爾的眉頭皺了起來,目前西大陸依然是各種教會風起雲湧的階段,這也導致了一個問題,那些崛起的,除了正經導人向善的宗教,也不乏邪教。

“……我問了,那些女人告訴我,她們的家庭都是榮光教會的虔誠信徒,而榮光教會裏的孩子都是被教會‘統一撫養’的。所有孩子,男孩會被送進教會的私立學院,和那些上等家庭的孩子們一起學習,未來當他們學成,至少會成為上流社會家庭裏的管家,下屬。而女孩子們則進入教會的女子學院,未來一部分成為服侍神的修女,一部分成為高級女仆,其中最出色的,甚至會被教會裏的上層家庭收養,成為真正的小姐。”

“您信了?”

“我最初是不相信的,雖然曾經的我也並沒有什麽多高貴的出身,但我至少踮著腳看過那裏的風景。我知道,某些鴻溝是不可逾越的。在私下裏,我把這些話說給了那時候的一位朋友,她邀請我參加下一次教會的周年聚會。

然後我看見了那些孩子,男孩、女孩們都穿著漂亮的衣裳,開心地笑著,每個人都十分有教養,能看懂歌詞與樂譜。他們在唱誦完歌曲後,被統一安排著離開。孩子們排著隊,每個人都是那麽有紀律有教養。

來接他們的馬車也十分豪華巨大,不是普通的家庭可以負擔的。

我的朋友對我說,他們也知道,那些孩子的未來可能不是那麽美好,甚至很多女孩,她們大概率會成為一些大人物的情人。但是……那難道不好嗎?”

博恩特夫人小心觀察著奧爾,發現他沒有不耐煩,或者厭惡,她才繼續朝下說。

“我和我的丈夫,還有我們的兒女,當時住在一間只比您的會客室稍大的房間裏,那裏放著兩張高低床。我們沒有廚房,只能用煤爐做飯——我們甚至買不起煤精。我們的房間裏沒有盥洗室,只能出去上公共盥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