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番外三 :古董

這十幾年來, 李蓁蓁收集到了大量的古董, 這些都是華夏民族的瑰寶, 也有很多是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智慧結晶, 李蓁蓁收藏的態度從一開始的據為己有, 到最後也慢慢改變了主意, 她想為那些即將失落的文明保留下一絲絲火種, 也許有一天,人們可以透過這些古董,窺探到人類祖先的無窮智慧。

李蓁蓁是這麽想的, 也是這麽做的,早在五年前,她就已經在香江開了一家李蓁蓁博物館, 是的, 名字就叫做李蓁蓁博物館,畢竟她是這些藏品的主人不是嗎?

李蓁蓁擁有那麽多的藏品, 這博物館需要用到的場地當然是極其巨大的, 按說這種公益性質的場所, 通常會建設在遠離社區的偏僻地帶, 李蓁蓁偏不這麽幹, 她可是香江最大的地主, 她就要在最最繁華的中環建造她的博物館,地點就選在了跑馬場旁邊的空地上,原先的馴馬場已經拆遷了, 變成了如今的李蓁蓁博物館。

這家博物館開張的那一天, 那是引起了全世界關注的目光,彼時李蓁蓁已經是世界矚目的首富了,不說她那驚人的個人財富了,單單涉及到她的名字,就能吸引全世界的注意,當新聞媒體報道出了那麽多精美絕倫的中外古董時,世界人民都轟動了。

原來首富還有這樣的雅號,瞧她那巨量的收藏規模,說是全天下最大的博物館也不為過了,就連最負盛名的大英博物館,都比不過李蓁蓁的藏品豐富,因此李蓁蓁博物館敢說天下第二,每人敢認天下第一。

難道不是嗎?

光中國的古董就數也數不清楚,舉凡人們知道的朝代,都能在這裏找到對應的實物證據,那些徜徉在書本裏的知識,有了文物的對照之後瞬間就鮮活了起來。

反應最熱烈的首先就是香江人,他們的祖先都來自同一塊土地,本來就有著共同的文化傳承,由於歷史的原因,他們還保留著大量古典的文化和禮節,現在看到這麽多來自母國的古董,那種文化層面的共振別提有多深刻了,李蓁蓁母校裏的老教授第一次來到博物館,就被這些古物震驚得熱淚盈眶,多少年了,他終於又看見了來自家鄉的文化傳承。

在老教授的強烈要求下,李蓁蓁欣然同意了把博物館作為香江大學的教育研究基地,當然各大中小學生也是可以免費來參觀的,這樣做還有一個意外的結果,那就是全民都掀起了一場古董熱,無論走到哪裏都能聽見人們在討論古董的聲音,這股狂潮愈演愈烈,最終促使香江大學誕生了一門新的學科,那就是文物考古學,有了李蓁蓁的藏品作為支撐,他們的研究顯然已經走在了時代的前列。

李蓁蓁博物館裏海量的外國古董,當然也吸引著眾多海外人士前來觀光學習,現如今,凡是來到香江旅遊的外國人,無一例外都要把李蓁蓁博物館列為最主要的參觀項目,間接地也推動了旅遊行業的發展,這倒是李蓁蓁一開始沒有想到的。

她最近關注的重點是,大英博物館和大都會博物館都發了信函過來,想從李蓁蓁的博物館裏借調一批文物到他們那裏去展覽,這對於華人來說也許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因為曾經看不起他們的歐美人士,如今也必須求著他們才能讓文物上門了,哈哈,誰讓李蓁蓁當年收藏了那麽多外國人的藝術珍品呢,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藝術瑰寶的價值終於體現出來了,在外國人反應過來之前,它們已經悉數到了李蓁蓁的手裏。

但李蓁蓁的考慮卻跟別人不同,如今她有古董在手,憑什麽別人說什麽她就要聽什麽,外國人想看她的藏品,除非來到香江親自觀看,她才不會巴巴地送上門去給別人看呢,曾幾何時,這樣的待遇只有外國人的博物館才能擁有,時過境遷,李蓁蓁也終於報了當年的仇恨,她甚至還反過來對方法發函,邀請他們攜帶上文物來到香江巡遊展覽呢。

這一天,李蓁蓁例行地來到了自家的博物館裏巡視,周邊的遊人普遍都認識她,在最初的驚奇過後,他們也都歸於平靜,重新把驚嘆的目光轉向了千姿百態的古董,李蓁蓁的眼神也跟他們一樣望過去,如今她再看待這些古董,已經不是當初的驚艷,而是一種平和分享的態度,都說能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有錢到了她這份上,古董的價值也不過就是錦上添花,她並不需要這些古董來標榜她的身價,反而很樂意讓更多人欣賞到文物的美。

也因為,她成為了香江有名的慈善人士,屢次受到了嘉獎,不過這些都是身外之名,李蓁蓁也從不在意,忽然,她的目光被人群中一個少女吸引住了。

那個女人大概二十出頭的年紀,端的是一副美人坯子的模樣,很有李蓁蓁年輕時候的風采,更特別的是,她的穿著也比周圍的遊人時髦了太多太多,在眾人還都穿著墊肩襯衫和牛仔褲的情況下,她居然穿著一襲雅致的淡紫色禮服,整個人的氣質仿佛空谷幽蘭一般格外靈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