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占盡先機

過了三天之後, 謝長平就主動找到了李蓁蓁, 跟她匯報自己想出來的計劃。

謝長平這樣說:“老板, 上次聽了你的話之後, 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回去之後, 我想了很久, 終於想到了一個建議, 你聽一聽可不可行。”

李蓁蓁很感興趣地說:“好,那你說一說吧。”

謝長平清了清嗓子,開始說道:“老板, 你看可不可以這樣,我們公司的房子,改小了之後, 可以直接租賃出去。目標客戶群, 還是老板你說的那些新老移民和工人。”

“這些人一般沒有什麽錢,我們的小房子, 想必他們也能夠租得起。而我們, 就可以每個月都收到房租了。老板, 你覺得這個主意怎麽樣?”

李蓁蓁心想, 這個主意可不怎麽樣。

且不說現在的香江, 就已經有了政府提供的公共廉租屋邨, 而且還越建越多。在長沙灣、荃灣和牛池灣這幾個地方,到處都是公共屋村。

而且,再過不了幾年, 麥理浩就會開始擔任港督。

麥理浩, 他可是一個造屋狂人。

隨著他的就任,香江將會開啟一個長達十年的建屋計劃,最終使大部分經濟困難的市民,基本實現了“居者有其屋”的願望。

到了那時候,私人的房屋租賃,肯定是不可能和公租房相抗衡的。

而另一方面,要搞私人的房屋租賃,就必須加大投入人力和物力,才能管理好這些社區。這在客觀上,增加了管理成本。而且在短時間內,是無法回本的。

可以說,這是一件費時費力,且利潤還不高的苦差事。

不過,這些事情,李蓁蓁可以提前預知,但是卻不能直接說給謝長平聽。

李蓁蓁不禁看了看眼前的謝長平。

謝長平這個人,能力是有的。但是在眼界上,還是有著很大的時代局限性。

不過,李蓁蓁之所以看中他,也是因為這一點。

謝長平的性格,比較平和溫順,人也比較老實本分,是屬於那種守成有余,而開拓不足的人才。

這種人,對於李蓁蓁的命令,可以很好地貫徹實施。

李蓁蓁找了這樣的人,來幫她管理公司,也不用擔心有朝一日,謝長平會野心勃勃地反水背叛她。

對於這一點,李蓁蓁還是很有把握的。

她想了想,決定跟謝長平普及一下經濟學的幾個概念。

李蓁蓁笑盈盈地說:“謝副總,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你卻忘了,貨幣是有時間價值,也是有機會成本的。”

“我們公司,如果選擇做租賃業務的話,在短時間內,是賺不到多少錢的。這一點,想必你也清楚吧。”

“而如果我們的小戶型,能夠成功賣出去的話,就可以在短時間內,賺到一大筆錢。我們再把這些錢,用來開發出更多的小戶型。到時候,錢又生錢,豈不是比你慢騰騰地租房子,要賺得多,也賺得快?”

“如果這件事情運作得好的話,我們公司,就能一炮而紅,一舉奠定了我們鴻基地產的市場地位!”

李蓁蓁還有一點沒有明說的是,開發小戶型,看著不起眼,其實裏面的利潤空間卻很大,屬於悶聲發大財的行當。

而此時的香江,幾乎所有地產公司,都把眼光盯向了有錢人,對於窮人,根本不屑一顧,更不可能專門為他們設計出小戶型了。

這些公司,一旦知道了鴻基地產的房子,是專門賣給窮人的,也會從心裏輕視它,認為這是一家弱小的公司,才會一心盯著窮人的口袋。

而鴻基地產,正好可以趁此機會,積蓄自己的能量,悶聲發大財。

謝長平聽了之後,頓時覺得很羞愧。沒想到自己苦思冥想,好不容易想出來的主意,居然是如此不堪一擊。

他不由得心生敬佩,虛心地求教說:“老板,你看我想出來的餿主意,都怪我老謝能力不足。哎呀,現在可怎麽辦?我就是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一個好的辦法來。不知道老板你,有沒有什麽妙計?”

李蓁蓁微微一笑,循循善誘地說:“我是這樣想的,我們的小戶型,大部分都做成單間,面積控制在15到20平方米之間。這樣的房子,就可以賣給單身的人,或者兩三口之家。”

“如果是兩間連在一起的話,面積控制在30平方米就可以了,主要賣給四五口之家。”

“等我們這一批房子改建好,我估計到時候的樓市,也差不多該回暖了,正好就可以上市賣了。”

“謝副總,你想想看,我們把原來120平方米的大房子,拆成六七間來賣,一間賣個一千多塊,或者兩千多塊,我想,大部分的人,還是能夠拿出來這一筆錢的。”

謝長平聽完之後,茅塞頓開,忍不住附和說:“對呀!這樣一來,原本6000塊錢的房子,我們就可以獲利翻倍了!這比原來直接賣大戶型,可要賺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