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國寶重器

文德路位於廣州老城區的中心地帶, 是一條歷史悠久的文化古街, 素來有“廣州第一文化街”的美譽。

在明清時期, 這條道路由於靠近廣州府學宮和孔廟, 一直是科舉考試的考場。

全省的文人們來省城參加會考, 都會來到文德路。

久而久之, 在文德路的兩邊, 就建立起了數十家文化書院。

到了近代,文德路上,比較有名氣的書店、古玩店和文具店, 就多達四十多家。

而另一方面,由於廣州面臨港澳,歷來是華國最主要的通商口岸之一, 許多國產貨物在這裏集散, 各種來自北方地區和中原地區的珍貴貨物,雲集在這條文德路上。

在全盛時期, 文德路上的古董、字畫、裝裱等商鋪的數量, 不勝枚舉, 規模都極其宏大。

到了六十年代, 在文德路上, 更是開了十幾家大大小小的文物商店, 匯聚了嶺南地區的各色珍貴古玩。

正因為如此,廣州的文德路馳名中外,是與京城的琉璃廠、魔都的城隍廟和南京的夫子廟齊名的文化古街。

李蓁蓁就想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 到文德路去好好地逛一逛, 看一看那裏都有什麽好物件。

李蓁蓁來到了文德路之後,發現這裏果然很有派頭。

文德路非常地寬闊,道路兩旁綠樹成蔭,地面上都幹幹凈凈的。

這裏有許多家商鋪,一眼望過去,基本上都是經營古玩生意的,無論是規模,還是裝修,都極其氣派。

其中最氣派的一家,就要數廣州文物總店了。

李蓁蓁身上還有很多美元,之前她在京城的時候,跑了好幾趟醫院的黑市,賺了不少錢,後來又找到亨利去幫她都兌換成了美元。

正所謂兜裏有了錢,心中就不慌。

李蓁蓁很自然地,就想走進去這家文物總店,沒想到在入口處,就被人給攔了下來。

她已經見怪不怪了,直截了當地從兜裏掏出幾張美元,對著守門的人晃了晃,立刻就被放行了。

李蓁蓁進去之後,發現這家文物總店,不愧是嶺南地區最大的文物商店,裏面的古玩看上去都很不錯。

很快就有服務員過來跟她打招呼:“你好,同志,請問你需要購買什麽呢?”

李蓁蓁環顧了一下四周,有些嫌棄地說:“我今天想來買幾樣真正的好東西,你們店裏難道就這些了嗎?”

服務員聽完之後,很不服氣地說:“同志,我們這裏可是廣州文物總店!好東西多得是!你再給仔細看看,裏面肯定有合你心水的!”

其實,李蓁蓁在進來之前,早就做好了打算。

她身上的美元雖多,但她並不打算現在就把它們都花出去。

況且她在這裏人生地不熟的,也不好一次性貿然地購買太多東西。

這裏可不是在京城,沒有熟悉的廢品站老大爺,可以借給她手推板車。

一時半會兒之間,也找不到地方讓人家給送貨上門。

所以,就算她有空間,在這裏也不好發揮出它的作用。

她這次來的目的,主要就是挑選一些比較便攜又珍貴的古玩,俗稱輕貨。

因此,李蓁蓁一派從容地反問道:“既然好東西那麽多,那你給我介紹介紹?”

又故作挑剔地說:“我喜歡那些小巧而精致的老物件,你可得給我介紹一些好的,不要拿那些一般的貨色來糊弄我!”

服務員一拍手掌,有點驕傲地笑著說:“成!那你先等著,我去裏面給你拿過來。”

服務員說完之後,就自顧自地跑到後面去了,估計是去庫房裏了。

李蓁蓁趁此機會,在店裏面轉悠開來。

咦?這個東西,莫非是……

李蓁蓁快步上前,對著架子上一個巨大的琺瑯彩直筒大罐看了又看。

沒錯,這絕對是一個海撈瓷!

海撈瓷,顧名思義,就是指從大海裏面撈出來的瓷器。

華國自古以來就是瓷器出口的大國,英文名稱中的“china”,就是指瓷器。

可以說,在外國人眼中,華國就是一個瓷器之國。

在古時候,瓷器都是裝在貨船上面,經過海上絲綢之路,銷往世界各地的。

但是天有不測之風雲,很多商船還沒到達目的地,就在半路上沉沒了,連同裏面裝載的瓷器,一起成為了陪葬品,因此有“一艘船十個墓”的說法。

廣州地處珠江和南海的出海口,在這裏出現了海撈瓷,一點也不奇怪。

李蓁蓁好奇地把這個大罐抱了起來,還挺沉的,充滿了西洋的風情,上面繪制了幾個金發碧眼的西方美女,顯然是為了迎合外國人的喜好而制作的。

這件瓷器也許是在海水裏面浸泡的時間太久了,表面的色澤有些暗淡。

李蓁蓁對著光線,探頭看了看大罐的內部,果然在裏面發現了,幾顆還沒有被清理幹凈的貝殼,用手探進去摸了摸,還粘得很牢固,掰都掰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