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第175章 除夕夜雪

這還是陸錦惜第一次聽人用“可憐”兩個字來形容衛儀, 若非孫雪黛面上的確掛著那一點隱約的、淡淡的憐憫, 她或恐都要懷疑一下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但細細一琢磨, 未必沒可能。

她雖然並不了解衛儀, 可根據那些傳言就能推測,這是多心高氣傲的一個人,縱使成了宮中寵妃又如何?

行動不自由,還要跟人搶丈夫。

對旁人來說,皇宮可能是一片樂土, 對衛儀而言可能恰恰相反。

只是她並不知道孫雪黛話中的“頗有有些說道”指的到底是什麽,而聽孫雪黛與她說話時的口吻, 雖覺得兩人相識,卻還沒到熟識這個地步。

所以略略一想, 陸錦惜並未追問。

對於孫雪黛,陸錦惜不很了解, 但有機制的應變,與她交談半分破綻沒露;對於陸錦惜,孫雪黛也許久沒見,只將她的變化歸結為了生活的磋磨。

畢竟時間才是大贏家。

一個人在經過十四五年之後,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也並不稀奇。更何況了最近這三年半她還嫁給了顧覺非呢?

近墨者黑, 近朱者赤。

在顧覺非的影響下,想也知道陸錦惜不該變得更差。

是以從頭到尾,孫雪黛都沒有懷疑過陸錦惜的變化。

初回京城沒多久的她,在這京中顯然也沒幾個認識的人, 更不覺得自己需要認識什麽人,不過也是不耐煩應付那戲台周邊的事情,隨意走走。

與其周旋於那些人之間,還不如與陸錦惜敘舊呢。

兩個人也算頗有默契,各自不談那席面上的事情,就撿著些不痛不癢的邊角閑聊,多是些陳年舊事。

談到了當年的三個人,當年的顧覺非……

當然也難免談到了當年的衛氏一門,也為衛氏一門如今的狀況唏噓幾分。

“想當年衛氏一門,前朝有衛太傅,後宮有先皇後,育有七皇子,即便體弱多病了一些,也是中宮嫡出。那是想得見的榮華富貴……”

孫雪黛說著,看了看兩側默不作聲的宮女。

“可命運弄人,世間這些事情就是瞬息萬變。一場宮變,七皇子沒了,先皇後也沒了。偌大一個衛氏,就剩衛太傅一人撐著。她衛儀就算是才高八鬥,貌比天仙,又能有什麽用呢?”

等待著她的,無非是一條入宮的路。

上一個是她姑姑衛嬙,下一個便輪到了她自己。

衛氏一門與顧氏一門,向來是大夏,尤其是京城裏,總被人同時提起來的兩座書香門第,簪纓世族。

一個有老太師顧承謙,一個有老太傅衛秉乾。

這兩家,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其實是一種權力的制約與平衡,誰也不至於蓋過誰太多去。

可如今……

太師府已然有了一個顧覺非承繼家業,甚至只用了短短三年半的時間就已經晉升至駭人聽聞的大學士之位,官拜一品。

衛氏呢?衛氏只有一個衛儀。

陸錦惜當然也能看得明白,對十三年前那一場宮變也有所耳聞,只是冥冥中她總有一種很奇妙的直覺。

對陰謀的直覺。

天底下哪裏有這樣正正好的事情呢?

那時衛太傅的妹妹衛嬙乃是皇後,育有體弱多病、還未起名的七皇子,宮中同時有得寵的德皇貴妃陳氏育有四皇子蕭齊、不大得寵的端妃紀氏育有三皇子也就是如今的皇帝蕭徹。

前朝則是顧衛兩家分庭抗禮。

皇帝病危之際召集兩大輔臣,要密立七皇子為儲君,卻不知怎麽走漏的風聲,竟為四皇子蕭齊所知。

於是一朝宮變。

四皇子竟帶兵逼宮,先戕害七皇子,再逼殺衛皇後,要奪皇位。

偏偏他運氣實在不好。

那時的永寧長公主已然嫁給了將軍府當時的二公子薛還,也就是薛況的二叔,間接地手握兵權。

消息一出,立時悄悄開了宮門,引步軍營入宮。

外有兵力,內有輔臣。

四皇子再不甘心,也只能束手就擒。

在七皇子已歿的情況下,能繼承皇位的當然只剩下一個不大起眼、誰也不靠著的三皇子蕭徹。

這局面,落在旁人眼中是合情合理,驚險萬分;可落在陸錦惜這種天生的陰謀論者眼底,既充滿了一種蹊蹺又曖昧的巧合了。

皇帝立儲君,兩大輔臣都不是吃素的,風聲如何走漏?

四皇子蕭齊再受寵,宮裏面哪裏能拉攏來兵權還能帶兵逼宮?

無巧不巧最合適繼承皇位的兩位皇子都在這一場宮變中失去了皇位,新繼位的竟是一個什麽背景都沒有,既與顧氏無關也與衛氏無關的三皇子蕭徹……

這裏面,永寧長公主到底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顧衛兩大輔臣又是怎樣的角色?

細細一想,陸錦惜只覺得這骨頭縫子裏都有些寒意冒出來。

只是如今抱著手爐,與孫雪黛站在這湖邊的亭中閑聊,遠遠聽著波月台上傳來的清潤的唱腔,她卻是一句懷疑的話都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