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烈火烹油添新柴(第2/3頁)

而瞧見楚維陽目光望來的閃瞬間,配合著那慍怒的神情,登時間,反而教五行宗的門人心底裏膽寒!

畢竟,上明宮的孟懷真尚且還能有拒絕與漠視楚維陽的底氣,可是他自己卻渾然沒有著在一旁繼續看楚維陽“笑話”的同樣底氣。

以一敵五,在頃刻間以毒煞法力廢去五位同門。

這切實的案例告訴著五行宗的門人,一個不慎,是真的會死在楚維陽的手中!

好在,哪怕是長久的觀瞧過程之中,他都遠遠地立身在遠空之地,這是一段“安全的距離”。

因而,不等楚維陽的眼神多麽長久的凝望,五行宗門人在楚維陽的注視下遂連退數步,進而,是三色遁光同一時間映照在五行宗門人的身周,齊皆顯照的同時,裹著道人的身形,倏忽間朝著更遠處飛遁而去。

只看那聲勢,甚至不亞於生死之間迸發著全數潛力的上明宮少年道子。

而也就在五行宗門人遁逃而去的閃瞬間,原地裏,楚維陽的臉上,那慍怒的神情便陡然間消隱了去。

瞧見了五行宗的門人徹底的鴻飛冥冥而去,楚維陽的臉上甚至露出了稍顯的閑適的淡然神情。

誠然,倘若上明宮的孟懷真現身,今日裏了結因果,楚維陽斷無有分毫的心理負擔。

但事實上,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楚維陽便已經有著七成的預感,上明宮的孟懷真不會現身。

從她昔日裏那充滿著小家子氣的謀劃上面,楚維陽便已經大略的洞見此人的心性。

但不現身也無妨,楚維陽的所作所為已經徹底的展露在了五行宗門人的眼中,而且伴隨著五行宗門人的遠遁而去,楚維陽相信,自己“言行合一”的所作所為也會隨之而傳遍諸宗修士的耳中。

這是由一位上明宮少年道子的修為盡廢之現實,與五行宗門人的親自著述。

這是楚維陽近乎天衣無縫的行蹤之遮掩。

而接下來,楚維陽便得做點,散修與元門修士才會做的鬼蜮伎倆事情了。

上明宮小孟道人的現身所引起的轟動是教楚維陽十分滿意的,但是轟動之後的後續,未免顯得太過於乏力了些。

畢竟,楚維陽也只是在小孟道人的魂魄真靈之中更易了一小部分,為了教精氣神三元無有不諧之處,楚維陽未曾完整的拆分與拼接小孟道人的魂魄真靈。

因而,道法雖然已經更易,但是小孟道人的心性,仍舊是與往昔時一以貫之,錯非是逼不得已,否則小孟道人更在意的是藏匿與遁逃本身。

但這在楚維陽的眼中,尤還遠遠不夠。

這聲勢還不算是熱烈,還未曾完全達到楚維陽想要的效果,小孟道人本可以做到更多,教上明宮的諸修更為的焦頭爛額,而不是像今日這樣,尤還有著一份鎮定與冷靜的余裕。

但是無妨,小孟道人未曾做到的事情,楚維陽可以替他做!

畢竟同樣的五行篆法,同樣的五行遁法,小孟道人會的,盡都是楚維陽拓印入他魂魄心神之中去的!

而剛剛定勝上明宮少年道子的時候,楚維陽已經透過鎮運寶器,感應到了那閃瞬間自己運數之力極盡於微茫的增長,這種增長本身,甚至還比不上楚維陽一兩個時辰間法力養煉的進益所帶來的運數之力增長。

非是上明宮的少年道子已不是甚麽天驕人物。

而是身處在諸大教天驕道子都深陷其中的無常風波裏面,這諸般氣機詭譎交織,已經在一定的程度上,攪亂了天機,遮掩了因果,阻隔了運數。

那些教人煩擾至極的絲線,短時間內,纏裹不到人的身上來了。

這樣的發現,讓楚維陽有著前所未有的松弛感覺,繼而引著這種松弛感,某種森森鬼蜮之中的幽暗心思猛然勃發出來。

“這烈火烹油的局面,便教貧道再添一把新柴罷!”

於是,在無聲息間,玄雷與血焰在楚維陽的四肢百骸之間遊走與兜轉,那是鍛體之道的秘法運用,在臨時改變著楚維陽的身形,臨時調整著楚維陽的骨相與面容。

不斷的趨近於上明宮孟懷象的同時,楚維陽一翻手取出來三十六枚玉籽,仔細看,那玉籽盡都是以極品玉髓凝練而成,其上被楚維陽篆刻著分毫不差的天罡篆法。

指尖洞照刀氣,戳破三十六處天罡竅穴,楚維陽以同樣的埋竅法將三十六枚玉籽鎮入其中。

霎時間,隨著外相面容改變,楚維陽的修為也趨近於小孟道人,自若有若無之間尤還展露出些許的天罡法門功訣的氣韻。

緊接著,是瑯嬛篆紋顯照,其上屬於瑯嬛篆種的一部分緩緩地被楚維陽消隱而去,杏黃顏色褪去,繼而,是五色靈光大盛!

那是屬於五行篆法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