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山河一統,困獸猶鬥(第4/5頁)

因為李元曾經刻意地強調過“重生”之事,並在這些年不遺余力地宣傳“謝瑜”的地位,所以本是不信的人們在權威的種種加持下,開始相信了。

“天風門祖師”自然也從原本的“大概是假的吧”變成了“應該是了”。

終於,神國的天風派系悄悄組建了一支使團來到雲都,拜見祖師。

而這……本就是李元一早給他們留下的“救命稻草”。

困獸若四面圍困,那獸就會拼命,可若是給了他們一條路,那他們就會往這條路狂奔。

“天風門祖師謝瑜”,就是李元給神國這困獸的一條路。

他沒出兵攻打神國,就沒給任何人可乘之機對付他,而如今……兵不刃血、收下一國的時間到了。

雲都猶在建宮造殿,起立新皇都。

其中不少人也勸諫過這位前朝元帝,唐朝始皇,說不若先去玉京,待到雲都宮殿建好再遷都。

但李元卻未曾答應。

他之所以選擇在蜀中建都,只因這裏乃是曾經的雲山道,距離尋找小琞很是方便。

至於北地……他沒有大意,可也沒太看在眼中。

很快,神國天風派系使團秘密抵達雲都。

使團中,自有些傳承很深的老者,而真相在見到謝瑜的那一刻便被揭曉,老者們拜倒在地,恭稱“老祖”,這便是認可了謝瑜。

隨後的事便好辦了。

癡於“劍”,另辟蹊徑,新晉入超凡的謝瑜成為了神國“天風門派系”以及“神王派系中投降派”的定心柱。

半年後……

神國覆滅,直接納入了大唐版圖。

從始至終,李元都沒直接出手,而唐朝折損的士兵,更是連千人都沒有。大部分廝殺都是神國內部進行的。

天下重新一統,李元再度封禪。

這一次封禪,他不僅冊封了新臣子,還立了唐朝三大國教——光明教,劍門……

第三國教派自是唐門,只不過此時的“唐門”卻要避諱“唐朝”的“唐”字,而便稱“奇門”。

光明教,自是觀想李元。

劍門,奇門則還在努力中……其主自是謝瑜和羽夫人。

李幼寧,這位大唐皇後,雖無天賦,卻也拜入了光明教,她為家族犧牲了一切,可卻也癡迷於這位強大男子。

只不過,李元不是修行,就是在做事,除卻幾番塌上冰冷地造人、以留子嗣之外,便是很少再和這位皇後見面。

李幼寧只如追逐著光的影子,永遠地在追著那男人的背影。

李元的事情很多。

他要取回北地的門。

他要呼延家付出違約的代價。

不過,他並沒有什麽單槍匹馬攻去北方的念頭,而是在不停給北地施壓,不停立著“典型”。

北地金帳的遊牧民族但凡願歸大周的,他定給與保護;若願回大周定居的,他則給與諸多福利……

如此,天下皆知,南北大戰或成定局,故而不少人紛紛南下。

李元不急不躁,繼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往北傳遞著消息。

只不過,他沒點破一件事。

拓跋印,這個觀想“禹烈”的人,在更換門庭後,他的超凡力量便消失了,顯然……背棄“觀想之主”的存在,便無法再動用“觀想之主”的力量。

李元雪藏了拓跋印,令其學習自己的法門。

卻又讓穆先生常常出現在外。

天下一統,山河之氣何其濃郁。

穆先生便只是李元冊封的臣子,也能享用到遠超之前的山河之氣,修為進度極快。

此消彼長,有穆先生做宣傳,幽帳的人終於蠢蠢欲動了。

大家都是重生者,大家想要的都是修煉資源。

如今山河一統,氣運乃在南地,他們守著這荒蕪又做什麽?

呼延家和唐朝有仇,他們又沒有。

唐皇驅虎吞狼之策,他們看的清清楚楚。

可這又怎樣?唐皇給的……太多了啊……

……

……

轉眼,距離李元登基已過五年。

是月,深冬,大雪如刀,刮過荒地那漆黑的幽帳。

群狼負雪,閃著熒綠的眸子,將幽帳裏三重外三重地包著。

而包裹的中央,卻是個魁梧的、滿身是血的男子……

呼延海喘著粗氣,站在一眾屍體中央,只是他手上卻未拿刀。

在他對面,一個裹著獸皮、紮著辮子的男子正被他扣著脖子,高高懸舉在半空。

那手與脖子的交觸之處正如“洪流過水管”,一起一伏,又好似蟒蛇吞食,而其流動方向正是從那紮辮男子往呼延海。

“你……不是……禹烈……”那紮辮男子用嘶啞的聲音喊著,雙目死死地盯著呼延海。

“你……不是……”

他眼神越發憤恨,越發驚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