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惡鬼層次,觀局,入局(第3/6頁)

那甲士面露為難,左右看看,又道:“三爺爺,我的話沒用,我就是個屁。”

除了這甲士,這裏還有些圍坊的人竟也和坊中人有七繞八繞的親戚關系,此時到處在喊著。

但沒人敢放人,畢竟這是上面的命令。

李元安靜地看著這一幕。

腦海裏一幕幕畫面閃過。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結合前後看到的情景,他心裏開始慢慢地捋出一條線。

【殮衣齋借著商隊,以及一些其他渠道,到處分發那胭脂盒,以讓人去拜見仙人,甚至在外還成立了拜香教】

【大周天子拜行骸為國師,又讓行骸去各州各府擔任要職】

【北江府府主到任後,府中三十六縣開始發生亂象,

之前的虎背縣村坊,如今的小柳坊都是證明。

部分坊眾忽然失去理智,各種負面情緒被放大無數倍,從而引發了動亂和殺戮】

【鬼街忽然多了許多人,這些人罪業纏身;

那麽……之前虎背縣村坊裏空無一人也有了解釋。

村坊裏有人瘋了,開始亂殺人,在殺完人後,他們自身也罪業纏身,並處於一種更容易進入鬼街的特殊狀態,從而亂跑亂走,便‘誤入’了鬼街;而其他村民則因為害怕,又或者有農衣幫的率領,而開始迅速撤離那村子;所以這才有了方劍龍屬下弟子看到的那一幕場景。

如今,同樣的事情正在春風坊發生。

春風坊的那酒樓裏,以及酒樓周邊的街道上失蹤了很多人;其實不是失蹤,而是這些人受了某種影響,被強制‘誤入’了鬼街。】

【外來的行骸在鬼街上收錢,收道具】

【春風坊發生了事情,府兵圍坊,說是擔心臟東西泄露出去,可換一個角度……這是否是在圈養。】

“事情雖未得到完全的驗證,但卻也很清楚了。”

“玉京的那位國師十有八九和殮衣齋有關,他們提前布局天下,搞出了一些能夠強制將人送入鬼街的東西。

然後又利用天子的權勢,正大光明地去到各地擔當一府府主,甚至一道節度使,然後開始正大光明的圈養蒼生,畢竟……一切突發事件的解釋權都掌握在他們手裏。”

“像今日發生的這種事,若是武者作為府主,肯定會說春風坊裏有行骸,有臟東西,然後讓府兵徹查,搜出這臟東西。

鬼物雖然可怕,但卻是可怕在詭譎、致命以及未知。真要論殺人,鬼物的殺人效率根本沒有武者高。

比如說萬人坑,便是放任不管,有時候幾天才殺一個人;比如木匠鋪,就連死也要排隊;比如鳳兒殺人,熊哥白天觸發了規律,到了晚上才死,而現在沒人觸發規律了,鳳兒便不殺人了;所以府兵多了,肯定能發現端倪。

然而,現在府主卻不是武者,而是行骸。

所以行骸說臟東西會傳染,不能讓它泄露到外面去,於是便讓府兵封鎖了整個春風坊。”

“然而,他的目的,卻是讓春風坊裏的百姓發瘋,罪業纏身,然後去到鬼街去……換錢,從而提升行骸的力量。

等百姓死的差不多了,他還能來幾句‘我的判斷沒有錯,幸好我們沒有把春風坊的百姓放出來,否則必定會有更多人受到影響’、‘為了大部分人的安全,小部分人只能犧牲了’之類的話。”

李元捋順思路後。

越想越覺得的合理。

皇帝要借著行骸,對抗各大勢力,畢竟他皇家沒落了,若是沒有外援,肯定被分而食之,再也不存了。

皇家若都不在了,要天下有什麽用?

行骸則是要借著皇帝,畢竟皇帝還是大義所在,大周天子掌天下河山大幾百年,早就是百姓心底的正統。縣兵、府兵、一道之兵都還是聽從官府調動的,更重要的是……還是這個“正統”與“大義”。

有了“正統”和“大義”,那便是有了解釋權。

行骸就可以正大光明地行事了,送人入鬼街或許還只是第一步。

至於武者的大勢力,一來是被皇帝毀約,而來皇帝扶持行骸,他們怎麽可能坐視不理?

“這還沒到中原,就已經殺成這模樣了。”

李元心中凝重無比。

眼見著時間到了,他領著小琞再度來到黑市鬼域。

閻娘子教了會兒小琞,然後又跑到自家男人身邊來。

李元直接把他所見,以及猜測說了一遍。

“北方形勢不容樂觀。

行骸,皇室,武者,這三方都有不得不廝殺的理由。

相比起來,鬼域都沒那麽可怕了……

戰火也不知什麽時候就點到我們這裏。”

閻娘子默默聽著。

她知道,她即便變成了現在這特殊的樣子,也絕對算不上無敵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