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超導材料

古景耀沉默了一下,可控核聚變技術,又稱為人造太陽,在藍星上也是最前沿的科技,盡管一直沒有能夠實現,但確實是這一代人浪漫,他當然也是感興趣的。

所以可控核聚變技術,他還真研究了一下,就是……

據他了解,因為技術更加簡便,而且和某個北方大國起初關系更好,所以國內最開始研究可控核聚變技術走的是托卡馬克的路線,也確實取得了一些突破。

但托卡馬克路線一直沒有能夠取得最後的成功,國家又有了條件,所以開始兩條腿走路,又引進了仿星器進行研究,目前還沒有什麽成果。

不過古景耀完全能夠理解國家的對可控核聚變技術的重視,對一個現代化國家沒有,不會有什麽東西比能源更重要了,能源就是一個國家的血液,沒有血液人就沒了。

他沉默的是……

“我確實有一些了解,不過還沒有研究透徹,課題比較大比較復雜,所以我暫時還沒有完全整理出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星際時代各國都是獨立發展出了可控核聚變技術,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方案,當然科學原理是一樣的,所有也有很多方案基本重合。但不管是托卡馬克還是仿星器,我都沒有找到類似的方案。”

許部長捂住了自己的心臟,想到了這些年國家撥給這兩個項目的經費,感覺自己心臟病都要發作了,“也就是說,這兩條路線都是錯誤的,行不通的嗎?”

他努力安慰自己,科學技術的發展,本來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搞科學研究,沒有一定會成功的。

可是真的好難,那是好多好多錢,國家的錢,比他自己丟了那麽多錢都還要讓他心痛。

古景耀搖搖頭,說道:“我不確定,也許可以成功,只是沒有人嘗試過而已。但我知道的成功的路線,沒有這兩種。”

曹院士站出來給自己不熟悉的同行說了句話,“條條大道通羅馬,科學原理是一樣的,但利用科學原理達成目的的方法卻可以有很多。我們未必走錯了路,只是多了一個選擇……額,也可能是多了很多種選擇。”

許部長面無表情地說道:“但是之前的兩個選擇未必是正確的,新的選擇卻一定是正確的,我可以選擇少花點試錯的錢。”

許部長不是對研究可控核聚變的科學家有什麽意見,而是……錢啊!都是因為錢啊!國家也沒有余糧,要花錢的地方那麽多!

而且,有成熟的完全可以學習透徹變成自己的東西的技術不用,非要花更多的錢和更多的時間去自己研究,那不是純粹的大傻子嗎?

曹院士無言以對。

自主知識產權是很重要的,但這並不代表有現成的東西不學習不利用,非要傻乎乎的從頭自己開始研究,而是學習了別人的東西之後,再在這個基礎上繼續研究和發展。

就像是航母,一開始也是買的別人的半成品和配套的技術資料,然後自己專研學習,在此基礎上繼續升級技術。

梁院長出來了說了句公道話,“不管怎麽說,該建的設備都已經建了,該買的東西也買了,放著不用是更大的浪費吧?”

許部長的心臟還在抽痛,“他們可以想想能不能用來幹點別的,順便也還得用它們迷惑一下西方,總之以後不會有那麽多經費給他們燒了。”

等到他們討論完,古景耀才說道:“我大致整理了幾個比較容易實現的可控核聚變技術,無論是氘氚聚變還是氘和氦3的聚變反應,首先都需要解決超導材料的問題。我們大概需要先擁有一種可以投入實際應用的高溫超導材料。”

所謂高溫超導,高溫和大家所理解的高溫不是一回事,而是和低溫超導相對應的一個概念。

低溫超導,也就是現在主流應用的超導材料,溫度是零下269攝氏度,需要使用液氦來進行冷卻,因為需要的溫度太低,大大限制了超導材料的使用範圍。

另外,液氦的價格也非常高昂,而使用超導材料的設備需要的液氦數量往往還不少。

而高溫超導則是指超導臨界溫度更高,可以使用價格更加低廉的液氫冷卻的超導材料,溫度在77K以上,77k換算成攝氏度就是零下196攝氏度左右。

說到超導材料,曹院士就來興趣了,“我們也研究出了一些高溫超導材料,但因為種種缺陷,始終沒有能夠走出實驗室。順便一提,星際時代有常溫超導材料嗎?鑥氮氫化合物真的能常溫超導嗎?”

梁院長悄悄翻了個白眼,“鑥氮氫這種東西就沒必要拿出來說了吧?”

曹院士這就不認同了,“就算迪教授拿出來的東西是作假的,那也不能說明鑥氮氫化合物本身不可能常溫超導嘛?”

對於最近學術圈的熱門話題,魏教授也來了興趣,“我覺得這件事情想要證實非常簡單,也不需要他公開他的原始數據,只要他把他實驗室裏的樣品拿出來,讓大家測量一下,如果真的有常溫超導,那他就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