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七十九章,落葉歸根(第3/3頁)

更何況朱載城就這一個姑姑,這當了皇帝之後,自然也是再次的加封了,也就造就了劉清這個新國公。

以至於劉清也是一直被人吐槽,說劉清這個國公爵位來的是最輕松的,僅僅只是娶了南洋公主就給自己弄了一個世襲罔替的鐵飯碗。

事實上劉清自己是很清楚的,這個鐵飯碗哪裏是給自己的,這不過是弘治皇帝、正德皇帝和永盛皇帝三代皇帝給和自己有血脈關系的後人罷了。

南洋公主的兒子,那也是流淌著一半老朱家的血脈,這老朱家的子孫,給個國公不算什麽的。

劉晉的回來,整個遼國公府都變得無比熱鬧起來。

劉信和劉清多年來努力的開枝散葉,這後代子孫也是有不少,現在都一窩蜂的回來看劉晉這個老祖宗。

對於劉家的子孫來說,劉晉那就是傳奇,那就是開山的鼻祖。

以後劉家子孫分散在全球各地,那都是要自從昌黎劉氏的,這一切都是因為劉晉這個老祖宗。

到了劉晉這個級別了,也確實是有資格做這個開山的鼻祖了。

劉晉在京城這邊暫時住了下來。

永盛皇帝得知劉晉回來,還特意抽出時間來看了一次劉晉,和劉晉深入的討論了下如今大明的局勢,希望能夠從劉晉這裏獲得一些指點和幫助。

然而劉晉即便是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到了現在這個時候了,也是依然要裝糊塗的,自己總不能說這以後君主立憲制才是未來的主流吧。

當然劉晉也是不忘提醒永盛皇帝,他永盛皇帝才是這大明最大的資本家,麾下多少的產業,多少的工廠、商行等等。

這些都還是當年劉晉和弘治皇帝、正德皇帝一手創辦下來,打下來的基業,到了如今也是便宜了永盛皇帝,不過他似乎好像有些不太清楚自己的產業到底有多大,有多重要。

這要是拆自己家業的話,以後可就是和自己的錢袋子過不去了。

劉晉的話說的很委婉,至於永盛皇帝有沒有聽進去,或者是聽進去了之後能不能明白,劉晉就不得而知了。

在京城這裏劉晉住了不到兩年的時間,之後就直接的返回昌黎縣下河屯老家這裏,準備在自己的老家這裏靜靜的等待死亡的到來,等待著自己的黃昏落日。